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领导干部自查清单汇总(28个问题方面)
2025-04-24 357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领导干部自查清单汇总(28个问题方面)

本清单按照三大问题类型(集中整治的问题11个、未直接指出的其他问题11个、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6个),共计28个方面问题进行收集整理,相关问题表现来源多个领导的问题汇总(共计140条问题表现)。

一、集中整治的问题(11个方面)

(一)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方面

1.对上级交办的重点任务推进不够主动,缺乏紧迫感。比如对上级交办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任务,仅安排一次调研会议,后续未及时跟进落实,导致进展缓慢。

2.面对基层群众反映的复杂问题,未能深入分析研究,简单转交相关科室处理。比如接到养老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的反映后,仅转发给科室,未亲自协调解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3.在跨部门协调工作中主动性不足,对需协同解决的问题推进不够有力。比如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与相关部门职责交叉地带未主动召集联席会议协商解决。

4.对难度较大的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推进举措不够有力。比如面对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土地指标受限问题,停留在一般性协调层面,未能提出破解方案。

5.对群众诉求处理不够及时,解决效率低。比如接到居民关于小区环境整治的投诉,虽安排人员查看但后续处理进展缓慢,未形成闭环管理。

(二)政绩观偏差、搞“面子工程”方面

1.工作中过于注重短期效果,对长期性基础工作重视不够。比如在年度工作安排中,过度关注城区主干道美化亮化工程,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2.项目建设中偏重形象效果,功能性、实用性考虑不足。比如主导的文化广场建设,雕塑小品投入占总预算的40%,而休息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仅占10%。

3.工作汇报中倾向于突出亮点成绩,对问题和不足分析不够深入。比如在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汇报中,重点展示优质学校成就,回避薄弱学校存在的师资不足等问题。

4.对媒体宣传过度追求,投入与实际效果不成比例。比如在农产品推广中安排的宣传费用占项目总预算的30%,而技术指导和品质提升资金仅占15%。

5.检查评比中存在赶工期、走形式的现象。比如为应对上级检查,临时组织人员粉刷外立面,但内部管网改造等实质性问题未得到解决。

(三)执行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方面

1.贯彻上级政策简单照搬照抄,未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比如在落实减排政策时,要求辖区内全部中小企业同步实施限产,未考虑不同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

2.在传达上级精神时自行提高标准,增加基层负担。比如将上级要求的“分类推进企业治污”变为“全面启动治理工程”,加大了企业压力。

3.对政策理解把握不够准确,导致执行偏差。比如对减税降费政策理解不全面,在推行中执行标准不一,造成企业困惑。

4.工作部署统一要求,忽视区域差异。比如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时,对辖区内山区和平原区域采用同一标准,未考虑资源禀赋差异。

5.对时间节点要求过紧,忽视工作实际需要。比如在就业培训项目中,要求各单位两周内完成原计划一个月的培训任务,影响培训质量。

(四)文风会风不实不正、搞文山会海

1.召开会议频次较多,存在可合并而未合并的情况。比如一周内安排3次内容相近的工作会议,增加了基层参会负担。

2.审批的文件篇幅过长,内容重复,重点不突出。比如分管工作的实施方案达12页,其中大量篇幅为工作背景介绍,实质内容不足三分之一。

3.会议讲话内容空泛,实质性指导不足。比如在预算编制培训会上,讲话中引用上级文件占70%,针对性指导不足30%。

4.文件传递链条过长,时效性受影响。比如在传达产业政策时,经过多层转发才到基层企业,导致企业错过申报时间。

5.未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电话会议,仍习惯要求基层到会。比如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明明可以采用视频会议形式,却要求各单位负责人统一到市里参会。

(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

1.对基层减负工作重视不够,未深入了解基层实际困难。比如未全面掌握下属单位填报材料重复的实际情况,仅要求“精简文件”但具体措施不足。

2.分管领域内检查考核频次过多,多头检查现象突出。比如在一个月内组织3次安全生产检查,与其他部门检查交叉重复。

3.对材料报送要求过多,增加基层负担。比如要求下属单位每周上报工作进展,每月上报总结,季度上报专题报告,年度上报综合评估。

4.减负措施落实不到位,效果不够明显。比如虽发文要求减少会议文件,但监督检查不力,科室仍按原方式工作。

5.对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存在反弹现象。比如为应对专项督查临时减少文件会议,督查结束后又恢复原状。

(六)漠视群众、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

1.联系群众不够经常,深入基层次数偏少。比如一季度仅1次下基层调研,对群众实际需求了解不够全面。

2.接待群众来访耐心不够,倾听不够充分。比如在接待来访群众时,平均每人接待时间不足15分钟,未能全面了解诉求。

3.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效率不高,跟踪落实不够。比如对企业职工反映的参保问题,虽有批示但缺乏后续督办,导致问题长期未解决。

4.政策宣传不够通俗易懂,群众知晓度不高。比如在减税降费政策宣传中,使用大量专业术语,小微企业理解困难。

5.服务群众主动性不足,存在被动应付现象。比如对窗口服务质量监督不够,导致办事群众多次往返,反映强烈。

(七)违规吃喝

1.公务接待用餐标准把关不严,存在超标准现象。比如在接待工作中,安排工作餐菜品超过规定的“八菜一汤”标准。

2.工作餐名义不够规范,界限把握不准。比如组织的工作协商会后用餐,时间延长且邀请闲杂人员参加。

3.培训会议期间用餐安排不够简朴,超出必要标准。比如安排的干部培训,餐标超出规定标准20%。

4.对公务接待监督管理不够严格,报销单据填写不规范。比如对接待费用报销审核不严,接待清单不完整。

5.下乡调研中餐饮安排不够简朴,存在铺张浪费现象。比如赴基层调研,安排特色宴请且酒水消费明显超标。

(八)违规收送礼品礼金

1.节假日期间廉洁教育提醒不够及时。比如在春节前未组织廉洁警示教育,员工礼品礼金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2.对管理服务对象送来的土特产等小礼品,未能坚决拒绝。比如接受下属单位送来的当地土特产,虽价值不高但造成不良影响。

3.个人婚丧嫁娶事宜管理不够规范,存在廉洁风险。比如在子女婚礼中,虽未明确要求但默许管理对象参加并随礼。

4.对新型收送礼品方式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比如对电子礼品卡、消费卡等新型隐形送礼方式认识不足,存在廉洁风险。

5.亲友之间往来礼尚往来把握不准,界限不清。比如与管理服务对象存在亲友关系,在节日期间互送礼品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九)借调研培训等名义公款旅游

1.考察调研路线安排不够科学,与主题相关性不强。比如组织的异地考察,行程中安排参观当地著名景点,与主题关联不大。

2.培训地点选择不够合理,未优先考虑本地资源。比如组织的干部培训,选择在风景区周边酒店,费用明显高于本地培训中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领导干部自查清单汇总(28个问题方面)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3152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