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2023-05-30 593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xx县地处xx省东南隅,位于xx族自治州中南部,全县总面积xxxx平方公里,辖xxxx个村xx个社区,总人口x.xx万人,有xxxxxxxxxxxxxxxx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xx.x%xx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生态地位突出,文化底蕴深厚,藏乡民俗风情浓郁独特,是闻名遐迩的石刻艺术之乡、x族谚语之乡,也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目前,xx县是xx州一市三县中唯一尚未完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任务的县。为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x月中下旬,我们结合开展“大督查、大调研”专项行动,先后深入部分县直部门、乡镇、村社、寺院、中小学,对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认真听取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族群众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客观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研究提出下一步创建工作思路,形成了本专题调研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总体目标,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始终把创建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形成了各级联动、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开创了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县委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县党政正职为组长的全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一把手”责任,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单位组织协调、各部门联动发力、全社会共同行动的工作格局。县委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动员大会,制定出台《xx县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决定》《xx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和《xx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十一进”方案》“x+xx”方案,县创建办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县考核办将创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动员全县上下,全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强化宣传教育,厚植思想基础,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坚定各族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行动自觉。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方针政策和创建工作成果,常态化开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教育,把思想教育引导“落实到村,覆盖到人”,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把坚持创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扎实推进“十一进”活动,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倡导人人讲国家通用语言,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民族团结杯”传统射箭赛和赛马会、牧民群众篮球赛、干部职工运动会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形成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依法治理,完善政策措施,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x方略,深入推进“一核三治”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寺规僧约,扎实推进“平安xx”“法治xx”“文明xx”建设,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巩固夯实了和谐稳定大局。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在各寺庙深入开展“五学五信五热爱”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宗教界始终做到“三讲三有”,寺庙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社会管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全面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印发《xx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施方案》,全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制定县级领导干部包案化解和下访接访制度,成功化解一批信访积案。持续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专项整治,积极推进平安村(社区)等基层平安细胞建设,切实加强与边界地区县乡的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签订相关协议,边界地区持续保持和谐稳定。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041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