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内在机理
2023-07-28 498

党课讲稿:“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内在机理

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两个结合”,再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从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关于“两个结合”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立意高远,视野宏阔,内涵丰富,原创性强,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

“两个结合”的深邃思考、宏大视界和原创性贡献

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最有力的体现,“两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显著的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深刻诠释了“两个结合”,是“两个结合”的典范。

“两个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一“深刻认识到”既是百年总结,也是时代要求,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

“两个结合”是原创性的。过去“第二个结合”蕴含同时从属于“第一个结合”,现在把它抽出来从而丰富发展为“两个结合”。指出,“强调‘两个结合’,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创性的。”“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研究视域,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意涵。

“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和最大法宝。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彼此契合和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打开了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内在机理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517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