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
为巩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X〔X〕X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规程的通知》(X〔X〕X号)、中共X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关于印发《X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方案(2024-2035年)的通知》(X〔X〕X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发展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优化资源配置,积极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不断缩小城乡、校际间差距,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为全面建设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成果,全面实现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置均衡化、办学行为规范化、教育教学优质化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补齐现有义务教育发展短板,缩小校际间差距,小学和初中校际间差异系数分别不大于0.50和0.45,县域内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政府保障水平、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达到85%以上。2029年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1.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严格落实《X市X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2021-2030年)》,综合考虑区域建设与发展、人口变化趋势、群众接受能力及中小学办学标准等因素,健全全区义务教育专项规划调整机制。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学校布局适应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
2.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新一轮标准化建设,逐校分析办学条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台账,科学规划、有序推进,通过新建、改扩建,到2029年,实现县域内标准化学校全覆盖,义务教育学校在场地、校舍建设和仪器配置上达到以下标准:占地面积小学与初中生均分别不低于22平方米、25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小学与初中生均分别不低于7.5平方米、10.2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与初中生均分别达到4.5平方米、5.8平方米以上,其中:小学与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学校每个教室须配备多媒体设施并联网,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与初中分别达到2.3间、2.4间以上,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与初中生均分别达到2000元、2500元以上。
3.实施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快城镇学校建设,着力推进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预留足够的教育用地,纳入城镇规划并严格实施,通过新建、改扩建,不断扩充学位容量,确保学位供给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重点建设镇政府所在地小学,进一步完善教辅用房建设、体育设施建设,均达到标准化要求。保留必要的小规模学校,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规模不超过2500人。
(二)全面优化师资配置,实现校际间师资水平优质均衡
4.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持续优化中小学领导班子结构,加大教育系统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和后备干部培养力度。积极推进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提高教师配备率,重点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结构性不均衡问题,突出音体美、思想政治、信息科技等学科教师配备。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与初中分别达到4.2人、5.3人以上,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与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改革用人机制,持续做好优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5.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建立教师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学校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培训经费。继续实施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加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不断优化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不断增加骨干教师比例,每百名学生拥有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与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全区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6.完善教师奖励机制。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落实绩效工资发放制度,推进职称聘任改革,体现艰苦边远学校的待遇差异性。制定农村边远地区教师住房保障政策,加大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提高班主任待遇。加大优秀教师的表彰奖励力度,建立教师荣誉体系,鼓励优秀教师安心乐教、终身从教。
(三)全面提高育人质量,让学生享受公平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