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从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不能变”,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六个坚持”原则,我们始终强调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样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坚定正确立场、坚守正确原则,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这艘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一、政治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并把其定位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原则、首要原则,明确提出“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
从实现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看,党推进的改革是通过不断变革同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不断赋予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这样的改革目标,必然要触动多方利益,协调各方关系,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即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在改革实践中是否得到全面强化和落实,直接关系改革开放能否顺利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内一些党员、干部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
(二)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方向、成败。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使命担当、信仰信念、最高理想以及在这些价值理想指引下制定的路线、方针和具体政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坚持和贯彻党的领导越充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属性就越彰显。在新的征程上,我们通过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创新发展,通过进一步推动制度建设,通过汇聚亿万人民群众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坚强制度保证、强大奋进动力。新征程,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有勇气、有定力、有胆魄、有担当地推进改革,才能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可以说,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才能如期实现,展现光明前景。否则,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失去政治灵魂、政治方向,甚至出现颠覆性的错误,上演霸王别姬的悲剧。
(三)必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