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的研讨发言材料(2025年全国两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我们科技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下面,我结合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和科技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清醒坚定,在斗争中践行“实事办好”的深情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一理念贯穿于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于科技工作而言,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聚焦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以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推动科技事业稳步前进。
(一)加强基础研究,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提升基础研究水平。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为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仍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市为例,虽然在部分领域开展了基础研究工作,但投入相对不足,研究力量分散,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性、探索性研究。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打造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平台。例如,我们可以与本地高校合作,共建基础研究实验室,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二)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困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一些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卡脖子”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科技工作中,我们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梳理“卡脖子”技术清单,制定详细的攻关计划。通过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可以联合本地新能源汽车企业、相关科研机构,共同攻克电池续航、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