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侨商联合会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前一阶段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效,客观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行深入研究和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总结会,也是一次深化推进会,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再动员会。刚才,几位来自直属社团和机关部室的同志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谈了很好的认识和体会,也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成效,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阶段性胜利与深远意义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单位党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XX区委的决策部署,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体推进“学、查、改”各个环节,确保了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首先,理论武装持续深化,思想根基愈发坚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认识。单位始终将理论学习摆在首位,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专题研讨、各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以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集中学习,系统、深入地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逐条逐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显著提升。大家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必须常抓不懈的永恒课题。为了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感染力,还组织了党员干部赴XX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通过一桩桩鲜活的案例、一声声沉痛的忏悔,让大家在思想深处受到警醒和洗礼,从内心深处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据统计,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机关及直属单位累计组织各类学习活动超过50场次,覆盖党员干部超过500人次,实现了理论学习的全覆盖、无死角。
其次,问题导向鲜明树立,自我革命动真碰硬。作风建设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如果学习教育浮于表面,不触及问题,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在学习教育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特别是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固性和变异性,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机关纪委牵头召开了警示教育大会,会上不仅通报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XX区纪委监委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例,更主动揭短亮丑,对近年来发生在系统内部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如违规吃喝、变相公款旅游等进行了不点名通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了全体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各部室、各单位也对照要求,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广泛听取服务对象和基层侨界群众的意见,梳理出涉及文山会海、检查调研“一阵风”、服务群众“中梗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清单,并逐一明确了整改措施和时限。这种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体现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
再次,整改落实务求实效,作风建设成果彰显。衡量学习教育成效的最终标准,是看问题有没有解决,作风有没有转变。通过扎实的整改,作风建设的成果已经初步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是“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通过严格预算管理和审批流程,2025年上半年,单位的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因公出国(境)费用同比下降了约15%,真正把钱用在了刀刃上。二是文山会海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大力精简文件和会议,能合并召开的会议绝不单独召开,能通过电子公文流转的绝不印发纸质文件。截至7月底,机关发文数量和会议数量同比减少了约20%,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服务侨界。三是服务效能得到显著提升。以作风转变为契机,大力优化服务流程。例如,XX涉侨综合服务窗口,过去办理一项归侨身份认定需要提交多项证明材料,流程耗时平均在15个工作日。经过流程再造和信息共享,现在只需提交核心证件,承诺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侨界群众的满意度测评得分从过去的89分提升到了现在的96分。不久前,一位从海外归来定居的老华侨,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就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办事效率真是高,程序少了,态度好了,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句朴素的赞扬,正是对我们作风转变的最好肯定。同时,各直属社团也积极行动,XX高校归侨侨眷联谊会聚焦青年侨眷的学业与就业难题,举办了多场线上线下辅导和招聘对接会;XX侨商联合会则积极搭建平台,帮助侨企解决融资难、市场开拓难等实际问题。这些具体行动,将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了服务侨界、助力XX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