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复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和主要任务,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之路和必然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新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认识和把握县域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集聚整合县域层面资源和要素,推动县城发展红利向乡镇、农村流动,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可见县域经济发展是通过对县域资源整合、基层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完善,进而在促进农业、农xx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一、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性
处于国家与社会交接面上国家治理基本单元的县域,是连结国家与社会的纽带,直接体现承上启下的互动关系,能够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县域这种特殊的节点地位和功能,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决定了其独特的价值和重要作用,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方向。
在我国历史上县行政建制已经有两千多年,是最完整、最稳定的体制,历来被赋予最基本的政权单位,在中华文明发展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县在整个制度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认识并不断增强。党和国家历来就非常重视县域的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高度关注,从1980年就推行综合改革发展县域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5月9日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就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2015年6月30日又提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近几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党和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和发展战略,2021年,一系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战略安排均在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在改革开放以来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年份,把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2022年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使用“县”和“县域”的相关表述分别达42处和48处,可见,以县域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已进入乡村振兴的范畴,显现了县域发展对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乡村全面振兴的进度、质量和效益。
(一)县域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作为一个特定地理空间的县域主要集中了农业、农村主体,多数农民居住于此、生活于此。因此,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的推进是县域全面振兴。在县域层面要为乡村振兴提供要素聚集和资源整合,不能只局限于农业、农村、农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两个相辅相成、互联互通、互相支持、相互耦合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从县域经济维度看,县域经济是贯穿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交汇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基础、载体和平台。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的规划方式、工作力度及速度快慢、效果效益及城乡融合的共同协作配合状况,是乡村振兴实现程度与水平的最好体现,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度和质量、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总目标,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围绕这一总目标在产业、生态等各方面持续精准发力。
(二)县域经济是解决城乡不平衡发展问题的主渠道。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相适应的前提下,“十四五”规划有关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县域经济是其中最重要的战略布局,已成为“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符合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渠道,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发展县域经济对推动城乡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力度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的综合承载能力,在县域内将发展资源要素向乡镇、基层更多地扩散配置。通过资源要素配置均等化、合理化和可及性,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打破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现状,提升县域经济与不平衡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扎实促进县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带动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为乡村全面振兴创造有利条件,开辟通道,提供战略支撑。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共同富裕的支撑点。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高度关注和不能回避县域空间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乡村振兴是以整体发展理念推进的多角度、立体式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一环,最终要依靠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助力高质量乡村振兴,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实现路径。根据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总人口14.1亿人,乡村居民5.1亿人,因而归根到底,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是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乡村振兴因农民的现代化而振兴,县域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点。发展县域经济就是促进高质量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使居住在农村的各民族人民平等参与其中,体现普惠性,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一是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在项目选择、产业开发上选择能够带动地方财政收入、农民增收、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作为首选,构建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培育新的增长点。找准对接地方特色的有效市场,大力发展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富民强县。二是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从中心镇、特色小镇、中心社区建设入手,转移农村人口,让富余劳动力走出农村,改变农村农民就业机会有限、仅仅依靠传统农业致富难的现状,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就近就业,着力帮助传统农民转型融入新业态、新产业,增加就业,实现城镇化—产业致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开拓消费新领域,鼓励在县域主体市场下开发特色市场、小众市场等,形成新型的县域农业消费市场体系,加快挖掘和释放县域消费潜力和空间。顺应扩大内需的市场潮流,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平台,加快推动、完善县域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确保农产品产销两旺,尽一切努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