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价值挑战及路径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要部署,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1]53。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主力军,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守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应全面分析其价值意蕴,辨别面临风险,并努力探索风险防范路径,不断开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新局面。
一、守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阵地价值要义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前沿阵地,守好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增强大学生自觉肩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使命,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并在中国具体实践中不断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当作“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从制度层面筑牢社会主义安身立命的意识形态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6,并再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43。当前高校虽然主流意识形态总体态势向好,但绝不意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已经结束。高校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环境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坚持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氧气”,为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思想基础。
(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和远大理想的先决条件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与激情的优秀群体,开始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崭露头角,并成为未来的主力军,其拥有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厚植家国情怀和树立远大理想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正如列宁所讲:“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2]当代大学生面临独特的历史际遇和职责使命,其际遇就在于恰逢“两个大局”,身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其使命植根于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全身心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大学生生活与成长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阶段,拥有良好物质生活基础,未经艰苦环境磨炼,对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等传统美德缺乏体验,认识较浅。同时,大学生在情感和政治思想形成等方面呈现许多特点,他们虽能快速接受新事物,但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思想具有复杂性和变动性。因此,高校应基于大学生时代特征,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三)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要举措
方向决定道路和命运。正如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意识形态安全是高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重要使命,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我国高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根本立场,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目前,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总是先向高校聚集和投射,西方敌对势力将大学生作为意识形态渗透重点对象,企图通过策反他们破坏整个社会稳定发展。因此,高校在多元思想和价值观念激荡与碰撞中,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要举措。一方面,高校必须确保育人工作遵循社会主义大方向,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的政治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高校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为其他工作提供正确的思想保障,明确不能逾越的界限,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现实挑战
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因此,高校要精准把握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掌握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挑战,客观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一)西方意识形态思想“陷阱”引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