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这句话源于2000多年前的《淮南子·氾论训》,原文是: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它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如今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作为党员干部,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以“探实情、知民意、办实事”的自我要求,为群众分忧、纾难、添暖。
聚焦“源于基层、动态发展”的实情,要走实地、探实情。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神经末梢”“最后一公里”等一系列妙喻,生动而精准地阐释了基层在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积极走入一线、深入调研,摸清村情村况、学懂办事方法,将“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求”,做到走遍田间路、了解村社情、知晓群众意,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切莫“走马观花”,实实在在地做好调研工作。要聚焦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难点盲点”转换为调研工作的“定点靶点”,做到困难心中有数、问题了然于胸,基层干部要带着实际问题探实情,将细心收集和整理的所见所闻,经由理论思维的精心提炼和升华,化作对基层问题的敏锐判断和前瞻思考。在扎根基层的过程中做有心人,用善于观察、敏于发现的火眼金睛,积极挖掘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杜绝“乱射飞镖”“依葫芦画瓢”,提高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