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领导干部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心理是领导干部正确履职、担当有为的前提,是领导干部自身成长的基础,关系到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关系到党的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防范化解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培育心理资本,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提高干部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各级领导干部面对的挑战越来越艰巨,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心理关爱应成为干部队伍管理的重要主题。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组部印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关心关怀干部心理健康有关工作的通知》,再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都对做好干部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2023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更是强调要“开展身心健康等知识学习培训,引导干部及时填补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既体现了中央对干部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也折射出构建领导干部心理服务体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领导干部心理服务需求多样化
(一)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况
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不仅涵盖履行职责所需的政治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还包含心理素质。调查显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干部队伍心理素质整体较高。但同时也要看到,少数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与当前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存在20.1%左右的有心理问题倾向,还有存在异常心理问题的倾向,也存在后期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可能。35.8%的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和19.6%的科级领导干部存在经常失眠现象,49.3%的领导干部认为个人很难掌握自身前途命运而感到焦虑。对干部队伍而言,尽管大多数领导干部表现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心态,但也有少数人心理压力较大,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心理疲劳、失衡、紧张、焦虑、郁闷等方面。
一是疲劳心理。疲劳心理是一种由长期精神紧张、反复心理刺激和复杂恶劣情绪逐渐影响形成的心理问题。若不及时化解,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有的领导干部长期面对复杂繁重的工作,常常出现头晕头痛、胃胀胃痛、呼吸急促、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但去医院检查未发现实质性病症。这种倾向的发展、延续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作时间过长,特别是基层或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长年累月忙于事务和应酬,几乎没有休息空间,容易导致身体劳累和职业倦怠;缺乏兴趣爱好,一些领导干部由于没有业余兴趣来调节工作和生活,导致对重复性工作感到疲劳。
二是心理失衡。心理失衡是指当个体的愿望和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或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上不平衡甚至紊乱的状态。在领导干部身上,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信仰失衡,少数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风水,不信组织信个人,在缭绕的香火中寻求心理安慰;生活失衡,有些领导干部无法平衡工作、家庭、身体健康等,因局部失衡而引发心理危机;欲望失衡,主要表现为心理层面的需求,如追求和满足、尊重与被尊重、名誉地位等,而权力欲望的失衡现象尤为显著。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包括:认知上出现信仰危机、理念上无法实现平衡,意志上有待更加坚定。
三是紧张焦虑。心理紧张是一种身体对外部环境压力的保护性反应,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心理紧张具有特殊性:焦虑感明显,情绪较为急躁,面对问题时容易心慌,无法冷静地分析和规划工作;烦躁感较强,工作不踏实,不愿从事顾长远、增后劲的基础性工作,而是追求急功近利,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警觉性过度,当分管工作范围内发生伤亡事故、出现疑难杂症,突然知道提任、调动、降职、免职等,都会使其心理紧张,并伴有警觉过度现象。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职务调整变化、社会家庭压力、角色失调、隐藏过错行为等都容易给领导干部带来紧张焦虑的心理,导致他们长期处于自责、紧张甚至恐惧的状态。
四是郁闷心理。郁闷表现为个体在心理上感受到压力,渴望改变现状,但在行为上却无法找到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从而产生痛苦的感觉。领导干部心理郁闷的主要表现包括:失落感,即在某些情况下渴望得到某种东西却无法实现,导致心理空虚烦躁;孤独感,即因异地就职,亲属分离,情感分担受阻,或由于职业身份限制、高自尊心态等,有的领导干部内心深处有压力却不肯轻易表达。心理郁闷的主要原因包括:首先,自身能力有缺陷。有的领导干部在业务能力、文化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甚至可能受到其他班子成员或下属的轻视,从而产生自卑感和忧郁情绪;其次,怀才不遇。有些领导干部自我评价较高,但未能得到组织重用,导致出现抑郁不得志现象;还有,人际关系紧张。长期与直接领导关系处理不当、家庭关系处理不善等也可能引发郁闷心理。
(二)心理服务需求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