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人员学习《整治基层形式主义若干规定》心得体会
前些日子,中央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形式主义问题的严厉警示,更是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为基层减负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深入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央对基层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也对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践行这一精神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体会。以下是我对《规定》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充分认识整治基层形式主义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思想,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纵观这几年的作风建设情况,我们可以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人民群众也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材料上的形式主义,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依然突出。基层是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实的基础,是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工作的窗口。然而一些地方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比如“扶贫搬迁建房比选贫困户”、“社区干部刷微博值勤”等等。这些现象虽然只是“小切口”,但却反映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固性、复杂性。因此,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的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足见分量之重、态度之鲜明、决心之坚定。既是对过往体制机制、制度规定的贯通总结,也是持续深化拓展的有力部署,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抓手。
二、深刻认识到办公室的中枢神经作用。办公室作为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八方的枢纽部门,既有“综合部”之称,又承担着“参谋部、服务部、保障部”的重要职能,在推动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上起着关键作用。无论是谋划全局、制定政策、指导实践还是检查督促,都离不开办公室人员的辛勤付出。如果我们把办公室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那么可以说每一个办公室人员都是既享受着“便利店”式的便捷和高效,又承受着“守门员”般的压力和责任;既要承受来自上级部门的规范和要求以及事务的纷繁杂乱,又要面对基层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误解和谩骂的现实考验。所以,可以说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是非常有挑战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