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同步建成小康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有效供给,推进文化和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乡村的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体系,改善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和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效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基本的文化体育服务。
一、xx县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多渠道加大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针对近年来农村人口对公共文化体育健身设施需求不断增加的需求,我们抢抓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和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设契机,积极加大投入,努力推进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一是出台《政府购买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实施办法》,以购买公共服务为试点,加大财政投入,促进了农村全民健身、群众体育和群众文化工作。二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拓展农村文化体育阵地,探索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近年来,先后新建、改扩建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244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全部达标;配套建成24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108个乡村大舞台、79个非遗传习场所、15个农村文化礼堂、126个文化长廊,提档升级17个大型文化广场、244个中小型文化广场;重点突出县定10个共同缔造示范点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引领作用,建成“乡村朗读者”文化课堂、乡村小戏台、村史馆、非遗工坊、大师工作室、龙井书苑、稻香诗社、堵河源印象馆等新型文化空间300余处;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25个农村家族祠堂、科普文化场馆、红色教育基地、旅游打卡地变身文化礼堂,宝丰镇龙井村向民间募集资金建成红色农家书屋,官渡镇农民曾和林自筹500万元建成规模庞大的秦巴民俗博物馆,郧西人李德琴自筹资金建成上庸文化博览园。坚持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投入3亿元建设群众性体育设施,已建成各类标准体育场馆10个、村级文体广场365个(含集中安置点)、农民健身工程360个和全民健身路径365套。积极推进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设,对乡镇和村级文体广场提档升级,已建成乡镇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6个,村级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15个,全县体育场地面积达112.46万平方米,人均3.25平方米。三是利用体彩公益金建设农村文体场地,配备文体器材,开展文体赛事活动。
(二)将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之一,是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示当代新农民多彩生活的舞台,在区域和村落的文化生活中,需要为农民群众建设和提供交流交往、休闲娱乐和“求知、求美、求乐”的空间,经常性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引导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此,我们充分发挥群众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宣传辐射优势,促进文体赛事活动与乡村振兴、生态康养、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促进健康xx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积极作用。已在圣水湖景区连续举办四届中国舟钓公开赛、一届国际舟钓锦标赛,通过央视5频道和省市县电视及各类媒体宣传播出,影响广泛,吸引了xx等外省体育部门前来学习借鉴,圣水湖也因此被xx省体育局纳入首届xx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圣水湖旅游度假区舟钓公开赛获评xx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科技成果和精典案例大奖赛金奖。已在太和梅花谷景区举办两届“亲梅竹马·相约xx”微型马拉松赛。今年,在xx堵河生态体育公园水域举办的2024年xx县“xx”龙舟赛,受到央视新闻朝闻天下栏目的高度关注和报道。结合美丽乡村共同缔造,围绕“月月有活动”小切口改革创新目标,积极探索“农文体旅”新路径,相继举办了秦巴腊梅文化旅游节、万人春游xx、第二届桃花节、油菜花节、和美乡村“村BA”篮球赛、“茶香十里·xx乡遇”刘家山山水茶园户外徒步行、宝丰龙井茶园山地自行车赛、“xx”杯广场舞大赛、xx”杯歌手大赛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xx体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形成了“舞动堵河”“舟钓”“堵河龙舟”等具有较大影响的群众健身和文化品牌。
(三)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文化体育骨干队伍。在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培育上,选优配强各级公共文化机构领导班子,县乡两级公共文化管理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建立全员培训制度,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省级以上培训180余人次、市级360余人次,县级1900余人次;通过组织任命、县聘乡用、志愿服务、公益性岗位等形式配齐17个乡镇文化站站长,落实每个乡镇文化站配备2名工作人员要求;244个村(社区)以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网格员兼任等形式,落实了财政补贴的村级文化管理员244名。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实施“千名文化辅导员”和“文艺点亮生活”群文辅导计划,年均开展县、乡、村各类文化辅导培训80批次,累计受益群众超7万人次,全县在册文化工作者、文化能人、文化骨干、非遗传承人、科普工作者、文化志愿者达1万余人;成立特色民间演艺团体50多个,培植文化中心户1600多户、文化大院300余个;依托“舞动堵河”“幸福xx·文化惠民”“秦巴民歌大赛”“非遗展演”“四季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年均开展文艺创作演出、公益文化培训、文化志愿服务1000余场次;500余支村级文艺团队、演出队、健身队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扮靓了乡村,活跃了基层。在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培育上,不断健全群众体育组织,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服务乡村科学健身及普及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技能,村镇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县已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2200余人,发展各类群体团队500余支,单项体育协会12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20万人,体育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4.4%,国民体质测试合格率达91.5%。xx县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县群众体育运动呈现出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