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与探索
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关系到国计民生,如何凸显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科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是关键。但在实践中,国企在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国企的长期发展战略,也会导致内部各项预算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落实到位,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国企资源浪费和管理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国企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如何优化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是目前我国国企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国有企业要做好对外部市场的管理,也要提升内部管理的规范性,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高效的绩效评价,对企业内部成本做到全面控制,保障企业内部资源高效分配,在良好的内部管理下,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安全稳定性,为各类企业发挥带头模范作用。文章重点研究了我国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我国企业预算和绩效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全球经济一体化大环境下,我国国企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在国内市场中,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重大,带动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在国际市场中,国有企业代表国家形象,这要求国有企业不断提升对自身的要求,规范内部管理,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将国企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我国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国企内部控制,优化国企各项资源配置,实现国企发展战略目标。但就现状而言,一些国企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且部分国企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企业发展受阻,只有妥善解决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才能维护国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推动企业在新时代快速持续发展。
一、相关基础理论
(一)全面预算管理基本理论
1.全面预算管理定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规划为依据,层层解析并下达至企业内部各单元,进行一系列的协调、预算、控制和评价,构建的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指标管理体系,开始就把企业内部各部门责任工作目标与战略规划联系在一起,对企业职能部门各自所承担的经营活动实施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并对所完成的业绩进行评价和奖励。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权力分享为基础的分权”的经营理念,它可以通过“划分权责、集中监管”的方式,有效地分配企业的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全面预算管理基本流程
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流程是建立预算目标、编制预算、预算控制、预算分析和评价、预算调整。(1)确定预算目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策略计划,通过对市场进行预测和分析,配置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通过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及内部各职能部门协调,最终确定预算目标。(2)编制预算。编制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能否贯彻落实、年度经营目标能否实现、预算目标能否顺利实施等都取决于预算的编制和实施是否得当。(3)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执行是以预算为基准,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活动进行管理的一种行为。通过过程监督、信息反馈和调整预算等手段来保证预算的执行依照预算标准。(4)预算考核与监督。对企业进行全面预算实施的监督考核,可以增强企业的预算管理能力,促使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实现各项预算目标,为企业在下一阶段的预算目标积累经验,是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目标的基础和依据。(5)预算调整。根据预算执行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编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预算目标调整计划,并将其上报并提交综合预算管理部门进行汇总、审核、讨论,最后提交预算组织的管理层做出最终的调整和预算决定。
(二)绩效及绩效评价基本理论
1.绩效评价的定义
绩效评价是一种客观、公正、准确地衡量和评价企业在某一特定的运营时期内的经营业绩和职工的表现方式。通过建立具体的指标体系,参考一定的科学规范,根据既定的评价流程,对企业的业绩进行量化与定性的比较,从而达到企业绩效管理的目的,企业绩效评价综合应用数理统计与运筹学的基本理论,其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控制方法,它通过比较已经发生的结果与既定的标准来判定企业的发展境况,从而为管理者制定下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
2.绩效评价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