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文化培训讲稿:加强人生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022-03-11 16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压态势狠抓正风反腐,从紧从细扎紧制度笼子,从严从快查处违纪行为。中央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x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x人,中央纪委委员x人;厅局级干部x余人,县处级干部x万多人,处分基层党员干部x万多人,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心民心为之振奋,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功夫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在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愿腐的制度约束、思想转变过程中,加强党风政风教育和人生修养净化,是一场脑袋里的“革命”。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周永康、令计划、徐才厚、谷俊山等人从党、国家和军队高级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腐化堕落的深渊,根子就是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整理,近年来,少数领导干部因对“钱、色、路”问题认识模糊,发生违纪违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万事之始源于心,万事之治归于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每个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立身做人、成长进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围绕如何“想、比、干、行、活”五个字,详细阐述:

一、想,要想得合理

应该说,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前程都有一定想法和打算,也就是人生设计。人生设计合理,就会迎着既定目标前进;人生设计不合理,就会感到事事不顺心,愿望难以实现。受当前多元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有些同志在人生设计上,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个人进步、影响了单位建设;有些同志整天浑浑噩噩,无所追求、虚度年华;有些同志缺少阳光和激情,消极悲观、自甘沉沦。思想左右行动,想法决定活法。有什么样的人生设计,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轨迹。作为党员干部,个人想法一定要现实、合理、恰当。

一要想得高一些。这里说的“高”,不是要大家定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而是要保持一种思想上的高境界。应当讲,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思想境界都比较高,有的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始终坚守着党员干部的精神高地,像我市x系统的x同志,参加工作x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成就大国工匠;有的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群众干出骄人业绩,去年我们表彰的x名先进个人,整理,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的珍惜岗位、奋发进取,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像x系统的,立足本职边干边学,获得全国x系统业务比武第一名。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思想素质比较低,自私自利、急功近利,妄自尊大、小进则满,投机取巧、专走捷径。人生固然需要设计,但这个设计应当建立在崇高的理想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脱离实际的人生设计,必然导致左顾右盼、患得患失。因此,大家在规划人生时,需要摒除非分之想,于平凡之中见境界;需要树立崇高志向,于勤奋之中见行动;需要立足岗位实际,于担当之中见忠诚,切实找准定位、把握自我,一步步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二要想得全一些。单位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其中一员。这就要求大家想问题时,必须把着眼点、落脚点建立在增强集体荣誉上,建立在推动创新发展大局上,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现实当中,少数同志在盘算个人前程时,确实想得很“全”,妻子孩子、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凡是涉及自身利益的统统都计划得很周全,处处抢占先机,惟独把“单位大集体的利益”放在一旁。有的只求个人进步,不求单位发展,面对制约单位建设发展的矛盾和难题,遮盖掩饰、见怪不怪,宁愿绕道而行,不愿直面破解;有的只盯着位子干事,不看工作实效,热衷搞吸人眼球的新花样、轰轰烈烈的大场面;有的只管个人感受,不顾群众疾苦,宽以待己、严以对人,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切身利益的事,视而不见、拖而不决。这些行为,尽管个人可能一时得势得利,但终究还是误了单位的事、损了集体的利、冷了群众的心、绊了自己的脚。所以,我们思考人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小溪、不见江河”。自己追求什么、抵制什么、坚持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时刻提醒自己要自尊自爱、自重自警,筑牢思想上的防线。要善于从政治上、全局上考虑问题,思量好不好、对不对、该不该,从而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要想得实一些。就是个人想法要实在,不能胡思乱想、奇思妙想。对党员干部来说,想法切合实际,对党的事业和个人成长有益;想法脱离实际,往往会阻碍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党员干部作为先进分子,其思想境界、人生修为应高于普通群众,想得更多的应是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担当,决不能“浮想联翩”“想入非非”,妄图一夜暴富、妄想片刻成功、妄等天上掉馅饼。想得实一些,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工作生活,知足常乐,甘当“苦行僧”,努力把组织和领导交给的事干好、办妥;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将安逸、享受看得淡一点,将党的事业和工作责任看得重一些;就是要笑对人生、阳光向上,振奋精神、积极作为,防止因挫折产生苦闷、因懊恼情绪而不能自拔;就是要在组织内当个好党员、在单位里当个好干部、在社会上当个好公民、在家庭里当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子女。

二、比,要比得恰当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与别人进行比较。但与谁比、比什么、怎么比,可以有很多选择,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比较观,简单说就是比得要恰当。事实证明,选择正确的比较对象和内容,就能比出干劲、比出动力、比出志气;否则,只会比出怨气、比出失落、比出问题。

一要在思想素质上与优秀的比。改革开放前沿,党员干部时刻面临着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如果政治立场不坚定、思想素质不过硬,极有可能被各种“糖衣炮弹”所击中,重者信念动摇、思想滑坡,诚信缺失、品德不端;轻者定力松动、精力外移,思转想调、不求上进。我们工作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能否选择正确的比照物很重要,如能选择向优秀人物看齐,就能激发前进动力,成为引领时代的先进分子;如果选择向志趣低下的人看齐,就会走向另一个反面。近年来,各级通过狠抓教育管理,广泛深入开展“涉钱涉色涉教”方面的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总体上都能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自觉处理好“立言”与“立行”、“一时”与“一世”的关系,始终保持了良好的政治定力、思想定力和道德定力。但也有少数同志思想摇摆、定力不牢,经不住外界拉拢诱惑。有的过不了“钱”关,整天想着发财当老板,不安心单位、不专心工作,个别的甚至参与赌博、买六合彩、搞不正当消费;有的过不了“色”关,喜欢跟女同志拉拉扯扯,qq聊天、微信交友,个别的甚至搞不正当交往;有的过不了“教”关,不信组织信宗教,烧香拜佛、搞封建迷信。俗话说:“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从近几年发生的违规违纪案件看,xx%源于思想上的免疫力不够。特别是面对当前高度开放的社会环境,增强免疫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学会正确比较,善于在思想素质层面同优秀人物比,努力站在与他们相同的高度上,吸取经验,分享智慧,避免走弯路。“百姓书记”杨善洲,承诺“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退休后第三天就回到家乡无偿种树,一干就是xx年;原军队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xxx,几十年如一日恪守为政清廉准则,病危之际还与家人“约法三章”。xxx、xxx等先进人物,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来源于民众,又示范于民众。我们提升思想境界,就应该向他们看齐,始终坚定信仰、筑牢底线、乐守清贫,自觉做先进思想的传承者、做共产党人精神高地的坚守者。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风廉政文化培训讲稿:加强人生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00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