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关于开好的通知》要求,会前,我紧扣主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通过深入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全面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四个带头”的具体要求,逐一查找差距,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努力方向,制定了整改措施。以下是我的个人对照检查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具体表现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能够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参加纪律学习教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为核心的保持高度一致。尽管如此,对照更高标准和要求,依然存在不足,需要认真反思、逐一改进。一是纪律学习“欠深入”,思想认识有短板。始终注重遵规守纪、清正廉洁,但对纪律学习教育的认识仍显不足。有时因为事务繁忙,将纪律学习简单化,未能全面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比如,对党纪学习不够深入,作为党员在强化身份意识、履行义务方面自觉性不足。对个别党员的不当言行未能及时指出和纠正,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对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存在一定差距。二是理论学习“缺深度”,学思结合不紧密。虽然能够坚持“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但在学习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提升空间,学习不够系统、透彻,导致学用脱节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在贯彻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时,对部分政策文件的研究不到位,对改革措施缺乏深入思考,推进力度不够充分,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作用未能完全释放。三是执行纪律“少刚性”,落实要求存差距。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我能够以身作则,带头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但执行过程中有时出现“好人主义”现象。比如,对一些干部的苗头性问题未能及时提醒,对不良风气缺乏坚决抵制;在民主生活会上,对部分同志的批评不够直白尖锐,未能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执行纪律时的标准还需进一步提高,确保党的政治纪律真正发挥“刚性约束”作用。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始终带头遵守党章规定,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自觉落实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执行《准则》和《条例》,并自觉接受监督。然而,对照更高标准,还需要深刻剖析、精准改进。一是政治敏锐性“有短板”,鉴别力需提升。面对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有时缺乏政治上的敏锐分析和果断处置。对涉及党的形象的抹黑言论或歪曲党的历史的现象,抵制力度不足,没有第一时间向组织汇报。比如,对网络上一些恶意诋毁党的领导人、散布不实言论的行为,存在观察多、应对少的情况。这反映出政治鉴别力仍需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在分析和解决敏感问题时,要提高站位,及时表态,用实际行动维护党的权威和形象。二是党内生活“欠严肃”,民主氛围需强化。在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上,能够做到总体合规,但在细节上有待加强。有时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征求不够充分,存在“一言堂”的倾向。比如,在研究干部人事任免事项时,未能充分发扬民主,部分决策未充分听取多方意见。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决策的科学性,也弱化了党内民主生活的严肃性和活力,需进一步强化民主意识,营造良好的决策氛围。三是教育管理“有温度”,严管厚爱未平衡。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干部教育管理方面,虽然能够以身作则,但在落实“严管厚爱”中存在不平衡现象。有时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因“老好人”思想未能及时提醒纠正。比如,对部分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实、纪律松弛问题,提醒不够到位,未能发挥警示作用。这种管理宽松的问题,既削弱了教育效果,也影响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始终坚持带头贯彻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四风”,以清正廉洁为底色推进各项工作。然而,对照更高标准,依然存在不足,亟待深入剖析、逐步提升。一是创新意识“欠锋芒”,求变求新动力不足。在工作中,仍有“求稳怕乱”的思想倾向,习惯于按照既定模式推进工作,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创新思维不够活跃,缺乏深入研究与突破性思考。比如,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有时抱有“等靠要”的观念,未能主动谋划新路径、新举措。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潜力的发挥,亟需增强变革思维,以“创新驱动”引领工作提质增效。二是攻坚勇气“有缺口”,破解难题魄力不足。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复杂问题,有时存在“畏难情绪”,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时,更倾向于“绕道而行”,缺乏直面难题、迎难而上的坚定决心。比如,在重点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对于资金短缺、政策协调等问题,存在被动等待的情况,导致部分工作推进进度滞后。这种“避险心态”,不仅削弱了攻坚克难的力度,也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推进效率。三是干部关爱“重力度”,情感联结深度不足。在抓工作的过程中,有时出现“重工作、轻关爱”的现象,对干部的工作要求较高,但对干部生活和思想动态的关注较少。比如,对干部的实际困难和思想波动未能及时掌握,导致关心关爱“失焦”,未能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干部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工作状态和心理感受对整体工作成效至关重要,这方面需要进一步补齐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