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总经理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第一部分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铁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六个现代化体系”的重要一年,也是集团公司成立物流中心,深入实施铁路现代物流组织体系建设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强基固本保安全,开拓市场强营销,依法合规严管理,改善民生聚合力”工作主线,加快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现代物流强企建设中展现了新担当新作为。
中心连续三年获评国铁集团和集团公司标杆站段,通过全国铁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单位复验,获评集团公司年度先进单位、集团公司“十四五”企业文化先进单位,中心领导班子被评为集团公司年度“六好”领导班子,公司再次获评全国5A级物流企业。中心全年货物发送x万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7个方面的成绩:
一、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特别是对铁路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推进铁路交通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深化安全基础建设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围绕物流业务的新变化、新要求,重新对x类x个货运规章进行梳理,x次修订作业指导书。深入运用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扎实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先后开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装卸一辆货车、保一路平安”等活动,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心实现安全生产x天,连续实现了第十二个安全年。
二、物流转型推进顺利
认真落实集团公司优化现代物流组织体系要求,制定整体过渡方案,按期完成机构设置、人员调整、企业名称变更、物流业务融合等系列工作。结合集团公司指导意见和中心实际,对各职能机构、辅助生产机构、生产机构的职能职责重新界定。从制度源头对中心工作开展进行规范,修订完善安全管理、运输组织、法务经营、党建工作等制度办法x个,特别是制定了中心《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实施细则》等文件,厘清了各决策主体的权责边界,建立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企业治理机制。
三、增收上量逆势求进
组建全员营销体系,大力开展网格化营销,对管内企业信息进行全覆盖调查,将x家企业纳入中心“货源池”管理。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推广铁路物流改革政策,举办“冀中南公转铁”“钢贸商”物流推介会,与河北省新疆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河北省八个工业协会深度对接并联合召开运输服务推介会。克服山西煤炭限产不利因素,强化互保煤炭企业、贸易煤、换装煤发运,实现煤炭发运x万吨。有力应对油品受管道运输、新能源汽车冲击等影响,对接任炼、石炼稳定石油运量,两家油厂共计发运x万吨,超互保进度x万吨。全年开发钢材、煤炭、白货等物流总包项目x个,实现运量x万吨。利用价格策略开发东戌邯钢、太行钢铁、敬业钢材等增量项目,全年钢材发运x万吨,同比增长x万吨。保障石太线矿建、石西水泥熟料等增量项目,实现矿建发运x万吨。以高邑为始发站点开行中欧班列,实现开行x列,全力组织返程国际班列货源,自9月份启动以来累计发运x车。围绕“稳定性、经济性、时效性”打造港城班列品牌,实现开行x列。针对邯长线钢企需求,开行钢材小运转列车、“邯钢新区—老区”定制化循环班列和“什里店—邯郸”短途循环班列;通过精心筹备成功开行“x西—广州”快速多式联运班列,打响了中心物流品牌。建立中心、营业部、企业三级联络会商机制,制定冬季卸车预案,加强到达车辆研判分析,全力做好卸车组织工作,全年日均卸车x车,同比增加x车,特别是11月30日实现卸车x车,创2013年中心成立以来单日卸车历史新高。根据市场需求,对x北、白羊墅、晋州等货场进行改造提升,积极推广应用卷钢箱、敞顶箱、大容积内陆箱等物流新装备。
四、经营管理不断规范
结合中心实际,制定货物发送量、物流总包和项目开发等专项考核办法,实施精准激励;针对工资总额决定机制考核内容调整变化,重点在安全质量、经营效益、运输效率、劳产率等考核指标上持续发力;加大重点项目考核激励力度,新增开展“三保”考核激励,努力实现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全面优化生产劳动组织,深入挖掘劳动力潜能,持续清理整顿日勤和非在岗人员,大力推行兼职并岗,全年岗位优化x人,有效缓解了结构性缺员和人员配置不均衡的现状。
五、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以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为核心,精准把握培训需求,深入开展职工岗位技能达标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x期,培训干部职工x人次;开展关键工种岗位实作能力提升培训x期,完成培训x人;开展各层级技术比武x场,x名职工参加,在集团公司技术比武中,取得货运组个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八以及团体第一名,装卸组第一、第二、第四名的好成绩。以“挂图”为切入点,突出实际“作战”效能,制作营销图、重点卸(冻)车网点情况图、管辖范围图、安全风险管控图、货场平面示意图和作业流程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入选集团公司“百千万人才”拔尖人才x人、优秀青年工程师x人,遴选x人组建中心级专家库,推荐纳入集团公司专家库x名。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优秀大学生,挂职锻炼x人,提职本科生x人,x名操作技能岗位大学生取得“双师”资格。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坚持职工需求导向,千方百计关心关爱职工,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投入资金x万元,为现场整修伙食团、浴池、车棚等公共设施。入暑前为x个营业部、x个网点采购安装空调x台、移机x台,保证现场职工清凉度夏。努力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投入x万元用于职工生日慰问,投入x万元用于开展“送温暖、送凉爽、送健康”活动,投入x万元用于创建职工小家和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投入x万元为x名考入全日制高等院校的职工子女购买拉杆箱,举办x场青年交友联谊活动。落实集团公司专项整治要求,为职工增配防寒马甲、棉被等备品,为一线办公楼更换门窗,补强安全防控工具。同时,自筹资金对净水设备、供暖设备进行维修更换,着力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对照整改巡视巡察通报问题,开展重点事项常态化监督。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措施,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分析会,推动党风廉政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健全完善专题教育、警示教育、日常教育机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细则,细化“大监督”格局运行规范,动态修订《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组织开展“纠治违规业务招待,狠刹违规吃喝歪风”等专项整治,紧盯物资采购、废旧物资处置、奖金工资分配等关键领域、重要敏感事项,及时纠治各类问题隐患。
一年来,中心各级组织、各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奋斗、展示作为。工会组织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技改技革、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认真组织办好“十件实事”,深化“五小”工程建设,开展常态化帮扶救助、走访慰问和“三送”活动,充分发挥了职工主力军作用。共青团组织开展“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举办“五四”主题演讲和“振兴杯”青工职业技能竞赛,有效发挥了团员青年的生力军及突击队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的结果,是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心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合力共为的结果,是中心全体干部职工默默奉献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广大职工家属和离退休老同志一如既往大力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心党委、中心,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第二部分2025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5年,中心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深化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为动力,以构建“六个现代化体系”为载体,坚决落实国铁集团、集团公司部署要求,坚持创新实干、踔厉争先,全面抓好安全、运输、经营、管理、党建、民生等重点工作,奋力开创中心现代物流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在全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干出成绩、走在前列。
2025年工作的主要目标: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再夺安全年;扎实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必保完成各项经营任务;改善现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在确保实现安全经营目标的前提下,实现职工人均工资收入稳步增长。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核心,坚决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一)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持续抓好安全重点工程。扎实推进现代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铁路安全基础建设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按照确定的阶段目标和完成时限扎实做好推进。
严格规章标准管理。结合铁路装备、运输组织、市场货源的新形势、新变化,及时组织营业部及相关部室更新技术规章专卷,清理生产岗位相关运输技术规章纸质文件,补强制约运输生产安全短板弱项,确保技术规章的有效性、适用性。
深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国铁集团、集团公司系列文件为指引,结合2024年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中心创建标准进行优化,统筹安全和经营两个关键,确保标准设置的公平、合理、科学。按照建设标准和考核评价内容,继续全面推进部室、营业部、班组“三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整体工作质量提升。
(二)突出安全风险管控
深化双重预防机制运用。修订中心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和操作手册,规范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提升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建立完善事故隐患问题库,严格落实集团公司确定的治理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按要求推进治理销号,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加强“四个”安全关键管控。以防机车车辆撞轧、防机械伤害、防高空坠落、防触电、防道路交通事故为重点,加强劳动安全关键管控;以钢材类货物、散堆装货物、重点运输货物、新增品类货物、危险货物为重点,加强装载安全关键管控;以电器设备设施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外包外租场所监管、施工动火管理为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关键管控;以防寒抗汛、车辆防溜、机械防风、漂浮物治理等为重点,加强季节性安全关键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