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2025-02-25 159

党课讲稿: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深刻理解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的科学内涵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对待文化的态度和立场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赓续中华文脉,要求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以及鲜明特色要有深刻认识;要求我们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而要秉持科学的态度,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华文脉,要求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始终坚信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要求我们不能片面地厚今薄古,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兼收并蓄、择善而从,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要运用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实现表达形式的现代化、时代化,跨越时空、超越国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二、深刻领悟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的重大意义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545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