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则百官皆守,官清则万民皆安。”这句古语道出了治国理政的核心逻辑。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如一股清流涤荡积弊,以作风建设为切口,发出了新时代从严管党治党的动员令。十几年来,八项规定不仅成为改变中国的“铁规矩”,更塑造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品格,真真是“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以上率下立规矩,破“特权思维”树“示范标杆”。八项规定之效,首在“以上率下”;作风之变,关键在“关键少数”。曾几何时,一些领导干部调研时警车开道、层层陪同,开会时空话连篇、文件冗长,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此类“特权惯性”不仅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更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而八项规定以中央政治局自我革命开篇,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轻车简从”“精简会议”“厉行节约”,自上而下立起标杆。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以“头雁效应”持续破局。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调研少听汇报、多问民生,决策少拍脑袋、多听民意;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刚性,将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纳入考核,让“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
聚焦“四风”除疴弊,改“文山会海”重“实干兴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曾是困扰基层的顽疾。过去,一些地方“以会议落实会议”,干部疲于填表迎检,“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苦不堪言。八项规定剑指“四风”,明确提出“精简文件简报”“改进调查研究”,推动作风向实而生。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以实干实绩破虚功。要调研求实,摒弃“盆景式”考察,在田间地头倾听民声,在矛盾窝里练就“铁肩膀”,让每项决策都带着露珠、冒着热气;落实扎实,坚决杜绝“口号落实”“痕迹管理”等形式主义顽疾,以久久为功、步步为营的韧劲推动蓝图落地生根;考核务实,真正使干实事、务实功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躺平者”躺不住、“务虚者”现原形。
标本兼治促长效,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作风建设非一时之功,八项规定之深意在于构建长效机制。过去,一些地方“运动式整改”,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而今,“当下改”与“长久立”的结合推动了制度重塑、文化浸润,清廉已成为政治生态的底色。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以“系统思维”促长效。要完善制度链条,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科学立制、形成闭环,既堵“暗门”、又封“天窗”,将权力关进制度的“铁笼”,让权力运行“有章可循”;要下大气力抓落实、抓执行,夯实重点领域廉洁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以“火眼金睛”的智慧监管、“刀刃向内”的问责勇气、“带电长牙”的严格执行激活“不能腐”的效能;要强化文化滋养,以“警示教育”“专题党课”“家风建设”培塑清廉自觉,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改革者撑腰、为实干者护航。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心得体会:风正则百官皆守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3076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