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作为基层党工委书记,我在通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摘编》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战略纵深和实践要求。本书收录的299段论述,犹如一把“金钥匙”,既解锁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基因密码,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方法论。特别是在2025年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背景下,更需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作风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基层作风建设“金刚不坏之身”
(一)对标“六个必须”,校准作风建设坐标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必须”重要经验,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根本遵循。基层党工委作为政策落实的“神经末梢”,必须将“六个必须”融入日常工作。例如,在2025年开展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我们通过“学查改”闭环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对照“六个必须”开展“作风体检”,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确保学习教育不空不偏。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我们推行“无会周”制度,将社区工作者从47个政务APP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解决民生问题。
(二)聚焦“四风”新变种,打好正风肃纪持久战。当前“四风”问题呈现隐形变异趋势,如“礼尚腐败”“隔空操作”等新形式。在整治过程中,我们创新运用“大数据+监督”手段,建立“三公”经费电子监察平台,对123笔异常报销进行核查,发现并处理违规问题11起。针对“不吃公款吃老板”现象,开展“亲清政商关系”专项整治,制定政商交往“负面清单”,明确28项禁止行为。2024年,全街道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3起,党纪政务处分19人,形成有力震慑。
(三)深化“以案促改”,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警示教育是作风建设的“清醒剂”。我们建立“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一案一整改”机制,针对某社区干部违规收取礼品案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剖析问题根源,完善《社区小微权力清单》,将23项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同时,打造“清风社区”廉政教育基地,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2024年组织参观学习12场次,覆盖党员干部800余人次,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浓厚氛围。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筑牢基层作风建设“铜墙铁壁”
(一)践行“一线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推行“居民说事日”制度,每月15日由党工委班子成员轮流坐班,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2024年,通过这一机制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不足等问题127件。创新“网格连心”工作模式,将街道划分为58个网格,配备“1+3+N”网格员队伍(1名党员干部+3名志愿者+N名居民代表),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例如,在疫情防控中,网格员累计服务居家隔离人员2300余人次,配送生活物资5.6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