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浮于表面
1.学习形式单一枯燥:当前学习活动过度依赖文件宣读和集中传达,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每次组织学习,基本都是照本宣科地宣读文件,未采用视频教学、实地参观、情景模拟等多样化手段,导致干部职工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低。许多人只是被动听讲,未真正投入,难以深入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
2.理论实践脱节严重: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干部职工对规定精神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清楚如何在具体工作场景中践行。比如在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键工作环节,部分人员仍按惯性思维操作,未将规定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致使规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落实。
3.学习缺乏系统规划:学习安排零散,未形成完整体系。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没有长期规划和阶段性目标,不同阶段学习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干部职工难以全面、深入掌握规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影响学习效果提升。
4.考核机制不完善:目前缺乏有效的学习考核机制,无法准确评估干部职工的学习成效。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方法,难以检验干部职工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导致学习中存在敷衍了事现象,无法实现以考促学、以学促行的目的。
二、工作中形式主义现象突出
5.工作落实走过场:在执行上级政策和工作任务时,部分部门和人员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满足于表面工作痕迹,忽视实际效果。如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只是简单收集资料、填写表格,未深入实际调研,导致检查结果无法真实反映情况,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6.工作任务层层加码:一些部门传达和落实上级工作要求时,为显示积极性和重视程度,随意增加工作任务和要求,超出基层实际承受能力。这不仅增加基层工作负担,还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干部职工疲于应付,无法聚焦关键工作。
7.重留痕轻实效:过于注重工作过程中的留痕管理,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制作台账、报表、资料,忽视工作实际成效。在一些工作中,为迎接检查考核,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制作精美的工作台账和汇报材料,但实际工作却无实质性进展,形成“材料政绩”不良现象。
8.创新意识不足:工作中习惯于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思维和方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仍采用传统工作模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如在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部分部门仍依赖纸质文件和手工操作,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对待群众态度冷淡、服务意识淡薄
9.服务态度冷漠:部分窗口工作人员接待群众时,态度生硬、冷漠,缺乏热情和耐心。对群众咨询和诉求,不能认真倾听解答,甚至表现出不耐烦情绪,使用冷漠、生硬语言回应群众,给群众造成不良服务体验,损害政府部门形象。
10.办事效率低下:窗口部门工作流程繁琐、环节过多,导致群众办事时间长、效率低。一些业务办理需提交大量证明材料,且部门间信息不共享,群众需在多个部门来回奔波,重复提交材料,增加办事成本和难度。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对政策法规和业务流程掌握不扎实,办理业务时常出错,进一步延长办事时间。
11.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习惯于坐等群众上门办事,不能主动了解群众需求,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工作中未积极宣传政策法规和办事流程,导致群众对相关信息不了解,增加办事盲目性和困难。对于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未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帮助,未体现政府部门人文关怀。
12.反馈机制不健全: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反馈和处理。处理群众诉求时存在拖延、推诿现象,未建立健全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导致群众对政府部门信任度下降。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长时间等待后,仍无明确答复和解决方案,影响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四、会议组织存在诸多问题
13.会议数量过多:会议安排过于频繁,干部职工将大量时间耗费在参加会议上,影响正常工作开展。一些部门为强调工作重要性,动辄召开会议,甚至同一工作内容重复召开多次会议,导致干部职工疲于应付,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本职工作。
14.会议质量不高:部分会议主题不明确、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性讨论和决策。会议筹备过程中,未充分准备会议资料,对会议议题未深入研究分析,导致会议上发言随意、讨论偏离主题,无法达成有效会议成果。会议主持人缺乏有效组织和引导能力,不能及时控制会议节奏,确保会议顺利进行。
15.参会人员不合理:会议通知范围过大,邀请许多与会议主题无关的人员参加会议,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一些部门为体现对工作重视,将所有相关人员都列入参会名单,导致会议规模过大,不仅增加会议成本,还影响会议效率和效果。部分参会人员对会议内容不熟悉,无法在会议上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降低会议质量。
16.会议记录和落实不到位:会议记录不规范、不完整,未能准确记录会议主要内容和决策事项。会议结束后,未及时将会议精神传达给相关人员,对会议决策事项的落实情况缺乏有效跟踪和监督,导致一些会议决策无法得到有效执行,会议失去应有的作用。
五、超标准接待方面
17.接待标准执行不严格:部分单位在公务接待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定的接待标准执行,存在擅自提高接待规格的现象。安排住宿时为客人选择超出标准的豪华酒店;餐饮方面提供高档菜品和酒水,超出规定的人均消费标准。这种超标准接待行为不仅浪费财政资金,还容易滋生腐败问题,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18.接待审批不规范:接待审批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接待审批手续不全、审批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一些单位接待前未填写接待审批表,或者审批表填写不完整、不准确,未经相关领导审批就擅自安排接待。对审批通过的接待事项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导致实际接待过程中出现超标准、超范围的情况。
19.接待费用管理不严格:接待费用报销审核不严格,存在虚假报销、超支报销等问题。一些单位接待费用报销时,未严格按照规定的报销范围和标准进行审核,对不合理的费用也给予报销。接待费用支出缺乏透明度,未定期进行公示,无法接受群众监督,容易引发群众质疑和不满。
20.节约意识淡薄:在公务接待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节约意识淡薄,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安排餐饮时菜品数量过多,远远超出实际用餐人数需求,导致大量剩余饭菜被浪费;使用接待物资时未合理规划利用,存在浪费现象。这种铺张浪费行为不仅造成财政资金浪费,还违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六、工作不担当不作为方面
21.职责划分不清晰:部门之间、岗位之间职责存在交叉和空白区域,导致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相互推诿、敷衍塞责。遇到问题时,各部门和岗位以职责不明确为由,将责任推给其他部门或同事,导致工作延误、问题积压,影响工作顺利推进。例如在跨部门项目中,涉及多个部门协作,对于一些边缘性工作,各部门都不愿承担责任,导致项目进度受阻。
22.缺乏担当精神:部分干部职工面对困难和问题时,缺乏主动担当意识,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遇到复杂问题或可能产生责任风险的工作,选择推诿给他人,不敢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如在处理群众投诉问题时,一些工作人员为避免麻烦,将投诉转来转去,不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导致问题久拖不决,群众满意度降低。
23.沟通协调不畅:部门之间、同事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协作的事项时,由于沟通不畅,无法明确各自职责和工作重点,导致工作重复或遗漏,进而引发推诿扯皮现象。例如在组织大型活动时,涉及多个部门分工协作,因部门间沟通不到位,对活动细节和各自任务理解不一致,出现部分工作无人负责或重复安排的情况。
24.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对工作推诿扯皮现象缺乏有效约束和引导。考核指标中未充分体现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等方面内容,对主动担当、积极解决问题的部门和个人缺乏激励措施,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行为缺乏相应惩罚,无法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导致推诿扯皮现象屡禁不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党支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六个方面24条)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3128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