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委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照检查阶段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部署要求,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政治责任,坚持以上率下,扎实推进对照检查阶段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学细悟《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对标中央明确集中整治的11个方面突出问题,聚焦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新表现、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严格对照县委“一体推进学查改”工作要求,通过座谈交流、意见征集、谈心谈话、案例剖析等方式,刀刃向内查摆思想根源、制度漏洞和作风短板,形成党委、政府牵头抓总、班子成员认领主责的整改体系。针对自纠自查出的具体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狠抓源头治理、长效监管和作风提升,确保整改措施清单化、责任链条闭环化、整章建制系统化,切实以问题大起底推动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升,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方面。一是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转化力仍需强化。少数班子成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多以集体学习、文件通读为主,自主研学时间安排不够充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专题研讨次数较少,对政策内涵的理解尚未完全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二是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仍有短板。个别成员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反复性认识不够深刻,在调研指导基层时强调业务效率多、关注干部思想动态少,抓作风培育的持续性不足;日常管理中,对涉及文风会风、公务接待等领域的潜在风险点敏感度有待提升,防范“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前瞻性举措不多。三是以上率下的标杆作用未全面彰显。部分领导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制度执行但柔性指导不足,对分管领域干部的教育管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现象,谈心谈话、警示提醒等常态化监督手段运用不够均衡,导致少数基层单位在教育实效上出现递减现象。此外,联系群众机制还需优化,基层调研中有时拘泥于程序规范,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跟踪问效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上述问题反映出领导班子在统筹理论武装与实践创新、作风建设与效能提升的融会贯通上仍需巩固深化。
(二)厉行节约方面。一是公务接待规范化管理存在执行偏差。个别公务接待活动在落实标准上存在“弹性空间”,如餐饮安排偶有菜品数量超标、搭配不够精简的现象,个别场合为体现地方特色或表达热情,存在少量使用非必需酒水的情况;住宿安排中,虽严格执行差旅费标准,但个别接待因协调统筹不足,出现临时性超规格预订现象,反映出精细化管理意识需进一步增强。二是办公资源配置科学性有待提升。部分办公场所功能布局与简约实用要求存在差距,个别办公室因历史遗留原因面积略超现行规定,需结合用房调整逐步规范;设备采购中,少数部门存在“一步到位”思维,对高配置电子设备实际使用率预估不足,导致部分设备功能闲置,资源利用效率未达最优,艰苦奋斗的精细化管理理念需进一步深化。三是制度执行长效性仍需巩固。作风建设相关制度在基层传导中存在“温差”,个别干部对厉行节约的理解停留于“不碰红线”层面,主动优化流程、压缩成本的创新举措较少;部分单位内部监督存在“重结果轻过程”倾向,对日常细微浪费行为的常态化提醒机制不够健全,制度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的结合度需进一步加强。
(三)服务群众方面。一是行政服务效能有待优化提升。个别政务服务事项在跨部门协同中存在信息共享不充分、流程衔接不紧密的情况,导致部分群众材料流转周期偏长,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提交现象,与“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的实现仍有差距,间接影响了群众的办事满意度。二是一线创新担当能力需持续加强。少数干部面对复杂民生问题时,存在按部就班开展工作的惯性思维,运用新发展理念破解难题的主动性不足,特别是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创新举措上缺乏突破性进展,工作机制灵活性亟待增强。三是政策传达实效性仍有提升空间。部分工作人员在基层政策宣讲过程中,存在简单化解读文件、未能充分结合群众接受习惯的情况,互动式、案例式宣传手段运用不够广泛,个别咨询窗口的解答方式偏重程序性告知而忽视通俗化引导,影响了惠民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在系统思维培养、服务意识强化及群众工作方法创新等方面还需持续发力,必须立行立改推动工作质效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