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怀壮志,砥砺前行谱新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课讲稿
同学们: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岁月,那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年前,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齐聚于此,通过这堂思政党课,回望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汲取前行的力量。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正处于青春奋斗关键期的你们息息相关。希望大家能从这段历史中感悟真谛,明确责任,勇担使命。
一、以“烽火长歌”之铭记,回溯抗战艰辛历程
(一)民族危亡,山河破碎。“九一八”事变的枪声,如一道残酷的闪电,划破了中国东北的宁静天空,自此,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肆意践踏我国领土。短短数月,东北三省沦陷,无数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随后,日军步步紧逼,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国土被分割,家园被摧毁,经济遭受重创,百姓流离失所。工厂停产,农田荒废,城市中一片废墟,乡村里哀鸿遍野。中国社会陷入了巨大的动荡与混乱,民族的尊严被无情践踏,国家的主权岌岌可危,中国人民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二)全民奋起,共御外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率先举起抗日旗帜,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工人阶级发挥了先锋队作用,组织罢工,支援抗战;农民阶级成为抗战的坚实后盾,为部队提供粮食、掩护伤员;青年学生们满怀爱国热情,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主张,为抗战呐喊助威;文化界人士以笔为剑,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全国各族人民、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三)艰苦抗战,浴血奋战。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经历了无数次残酷的战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顽强抵抗,战斗持续三个月,双方投入大量兵力,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奋勇拼杀,歼灭日军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平型关大捷,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敌后战场同样艰苦卓绝,抗日军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开展游击战争,利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灵活战术,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无数英烈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他们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二、以“众志成城”之精神,汲取先辈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