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工作的各项要求,深刻分析当前我市面临的防汛形势,对今年汛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分别通报了相关情况,讲得很具体、很到位,我完全同意。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和某某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筑牢防汛救灾思想防线
防汛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防汛形势的极端严峻性和复杂性:
从气候预测看,风险极高。根据气象部门综合研判,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今年我市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呈多发、频发、强发态势。特别是进入主汛期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概率大,局部地区发生超标准洪水和严重山洪地质灾害的风险显著增加。大家务必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惯性思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
从地理条件看,隐患突出。某某地处太行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我们极易遭受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侵袭。漳河、沁河、浊漳河等主要河流穿境而过,中小河流众多,部分河道行洪能力不足,堤防标准不高,险工险段依然存在。煤矿采空区面积大、分布广,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引发地面塌陷、沉降等次生灾害。这些都是我们防汛工作的“心腹之患”。
从历史教训看,警钟长鸣。我们不会忘记,2021年那场历史罕见的强降雨给我市部分县区带来的严重损失。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防汛工作容不得丝毫懈怠,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历史经验表明,某某的防汛重点在“山”、在“河”、在“库”、在“城”,任何一个环节失守,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从工作基础看,仍有短板。虽然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投入,防汛减灾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也要看到,部分水库、淤地坝除险加固尚未彻底完成,城市排水防涝管网建设滞后,特别是老城区、低洼地带、下穿通道等“城市看海”问题仍未根治;基层预警预报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责任落实、预案演练、物资储备、队伍准备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面对这些风险挑战,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须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措施部署得更周密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些。必须时刻紧绷防汛救灾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扛起防汛救灾的政治责任。
二、聚焦关键领域,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全力织密灾害防御安全网
防汛救灾,重在预防,贵在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聚焦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切实把各项防御措施抓紧抓实抓到位。
(一)严防死守,确保水库、淤地坝和河道堤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