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原因探索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命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原因所在。这句响彻云霄的歌词,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段历史的浓缩,一个真理的宣言。我们今天的党课,就是要拨开历史的迷雾,从理论的深度、历史的广度和现实的维度,深刻理解这一论断的必然性与科学性。
本次专题党课,我将从“历史的呼唤:旧中国的沉沦与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何能赢得民心”“历史的证明: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功的密码:党领导中国走向复兴的核心经验”“新时代的赶考: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五个方面,与同志们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一、历史的呼唤:旧中国的沉沦与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要理解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首先必须回望历史,看一看我们党诞生前的中国是何种景象。那是一段浸满血泪、写满屈辱的岁月。
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短短80余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野蛮地撞开了中国的大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枷锁般套在了这个东方古国的身上。国土被瓜分,主权遭践踏,财富被掠夺。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从割地赔款到协定关税,中华民族的尊严被一次次无情地碾碎。山河破碎,国将不国,这是当时中国最真实的写照。
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从未放弃抗争。从旨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到试图进行制度变革的戊戌变法;从轰轰烈烈、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到高举“扶清灭洋”旗帜的义和团运动;再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这些探索和斗争,无一不体现了中华儿女挽救民族危亡的英雄气概和不屈意志。
然而,这些努力为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在于,它们都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没有一个能够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重任的先进政治力量。农民阶级的起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最终沦为封建王朝更替的工具。地主阶级改良派的自救,试图在不触动封建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修修补补,无异于缘木求鱼。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其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其革命果实迅速被袁世凯等军阀窃取,中国社会陷入了更为黑暗的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历史实践反复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走不通,君主立宪的改良路走不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也走不通。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来武装,需要新的组织来领导,需要新的力量来担当。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催生了中国共产党。这绝非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时代对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的深切呼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如同一道划破暗夜的闪电,为沉沦的中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何能赢得民心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的选择最终决定了历史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战胜强大的内外敌人,建立新中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从而赢得了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