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贯彻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复杂,案件多发,且呈现组织化、链条化、技术手段多变、跨境实施等特征,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占据很大比重,已到了相关部门必须发力的地步。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诈法》),是专门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制定的“小切口”法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要求、人民意愿和实践需要,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利剑出鞘,精准发力,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为贯彻实施好《反电诈法》,X县人大常委会于5月上旬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县贯彻实施《反电诈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最终形成了执法检查调研报告,该报告主要总结了该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客观分析了全县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力求能够对于遏制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易发多发势头、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反电诈法》贯彻实施情况
从执法督导检查情况来看,《反电诈法》自2022年12月1日实施以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政治站位,落实法律规定,明确目标任务,实现了全县电诈案件发案数、损失数连续三年“双下降”,2024年底同比分别下降47%、27%,反电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执法检查组认为,《反电诈法》在全县贯彻实施的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反电诈工作制度机制。县政府把《反电诈法》贯彻实施列入主动创稳评估、平安建设考核和“八五”普法责任清单,不断探索创新打击治理工作的策略、模式和手段,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健全完善反电诈工作风险研判、预警劝阻、支付冻结、问题整改等监督机制,推动落实相关部门、单位的主体责任,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公安主战、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反电诈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