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既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对标问题、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重要契机。作为班子成员,我深刻认识到,巡视整改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软任务”,而是“硬责任”。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反思、谈心谈话和问题查摆,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思想、作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下面,我结合分管工作和自身实际,从三个方面作表态发言,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以“政治体检”的高度,深刻认识巡视整改的极端重要性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整改则是巡视工作的“后半篇文章”。这次中央巡视组反馈的问题,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全面体检”,更是对班子政治担当的“集中检验”。作为党员干部,我深刻体会到:
第一,整改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
党中央部署什么,我们就落实什么;巡视指出什么问题,我们就整改什么问题——这既是政治原则,也是政治纪律。反馈意见中提到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存在温差”“部分领域改革推进滞后”等问题,暴露出我们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的不足。如果对问题视而不见、整改敷衍塞责,就是对党不忠诚、对人民不负责。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整改,把“两个维护”体现在整改行动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第二,整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们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但反馈意见中指出“创新驱动能力不足”“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制约了发展质效。例如,在某重点项目推进中,由于前期论证不充分、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项目延期半年,既浪费了资源,又错失了市场机遇。这警示我们:整改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透过问题看本质,通过解决“点”上的问题,推动“面”上的提升,真正把整改成效转化为发展动能。
第三,整改是回应群众期盼的必然要求。
巡视反馈的问题中,不少涉及民生领域,比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群众反映问题解决不及时”等。这些问题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民心向背。去年,我们在某社区调研时,群众反映“老旧小区改造进度慢”,经核查发现是资金拨付环节存在梗阻。虽然最终问题得到解决,但暴露出我们工作中“群众观念不强、担当意识不足”的深层次问题。整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标准,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二、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问题短板,深挖思想根源
通过对照巡视反馈意见和班子查摆问题,我认真反思自身在思想、作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到位”:
一是政治站位不高,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
在落实某项改革任务时,我曾存在“等文件、看风向”的观望心态,导致分管领域推进滞后于整体进度。表面看是工作节奏问题,根源在于政治意识不强,没有从全局高度认识改革的紧迫性。比如,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虽然多次开会部署,但对基层单位的实际困难调研不深入,导致部分系统“建而不用”,成为“数字摆设”。这反映出我在统筹协调和跟踪问效上存在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