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新时代政协工作新篇章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县政协机关党支部专题党课,共同深入学习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这不仅是一次理论学习,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深刻洗礼和政治上的再次对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深刻理解并扎实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要求,对于我们政协工作者而言,既是必须肩负的政治责任,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根基与灵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的昭示,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未来的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刻洞察民族工作的历史规律与时代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民族问题的“总钥匙”,也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长治久安的“定盘星”。正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所深刻指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发展的辽阔疆域。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从秦汉的“大一统”格局奠定,到元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再到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为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共同浴血奋战,历史反复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国运昌盛、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弱民衰、社会动荡。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外部敌对势力妄图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从未停止。因此,我们必须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固的钢铁长城。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奋进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接续奋斗。我们XX县地处祖国重要边疆地区,总人口约15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接近26%,涵盖了蒙古族、回族等多个民族成分。这样的多民族聚居区,既是民族团结的典范窗口,也是我们凝聚发展合力的坚实基础。回望过去,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同仇敌忾,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创业,亦或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携手共进,我们县各族人民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绘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壮美画卷。截至2024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2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000元和25000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创造的结果。面向未来,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更需要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形成推动中华号巨轮行稳致远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