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心得体会(高校)
2025-10-21 305

学习《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心得体会(高校)

时光荏苒,作为一名在二十大学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时常在思考,在知识快速更迭、思想多元激荡的今天,教育的根与魂究竟是什么。2025年10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的一次意义非凡的学习研讨会,会上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相关精神。窗外秋意正浓,室内思想激荡,这次学习宛如一盏明灯,不仅驱散了我心中的些许迷雾,更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结合几日来的反复研读与深入思考,我愿以一名普通党员和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浅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体会与打算。

一、深刻领会《条例》的时代意蕴与根本遵循

在深入学习之前,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或许还停留在一些零散的概念和具体的工作任务上。通过逐章逐条地研读《条例》,我对其有了全新的、体系化的认识。

首先,我认识到《条例》是一座思想政治工作的“里程碑”。它作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其颁布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标志着思想政治工作从过往的经验性、倡导性为主,迈向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条例》共14章58条的宏大结构,从体制机制到内容方法,再到队伍建设与保障监督,构建了一个完整闭环的工作体系。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一部详尽的“教科书”和“操作指南”,它清晰地告诉了我,思想政治工作是什么、为什么重要以及应该怎么做,让我过去模糊的认知变得清晰、过去的零散经验得以系统化。它实现了从“软要求”到“硬约束”的转变,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制度保障。

其次,我认识到《条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生命线”。会上,XX书记的讲话让我记忆犹新,他强调要将《条例》要求贯穿办学治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思想政治工作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贯穿于学校所有工作的生命线。作为一所立志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高校,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条例》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这正是对上述根本问题的最好回答。它要求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贯通于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全链条,确保我们的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学习《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心得体会(高校)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812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