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林业局“十五五”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及XX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科学谋划未来五年XX区林业高质量发展蓝图,依据相关上位规划精神,结合我区林业发展实际,特编制《XX区林业局“十五五”发展规划》。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回顾与形势研判
“十四五”时期,XX区林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全区发展大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林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五五”时期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
“十四五”期间,全区林业系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生态底色更加厚重,绿色惠民成效凸显。
在核心指标方面,生态建设成果丰硕。截至2025年底,经过科学推算,全区林地保有量稳定在11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十三五”末的60.2%稳步提升至61.5%,实现了持续增长。森林蓄积量达到750万立方米,较“十三五”末增长约12%,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些指标的完成,得益于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的有力实施。
在重大任务与重点项目方面,多个项目圆满收官,生态屏障功能持续增强。一是“XX区域生态修复与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全面完成。该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累计完成高质量水源林建设8万亩,有效提升了XX江等主要河流上游的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功能。项目实施区域的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0%以上。二是“国家储备林基地(一期)建设项目”成效显著。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通过集约化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等方式,建设和培育国家储备林10万亩,主要以杉木、松类等优良乡土树种为主,优化了我区林分结构,提升了木材战略储备能力。三是“城乡绿化美化提质升级行动”深入推进。累计投入资金8500万元,完成城区重要节点绿化改造、森林城镇与森林乡村创建等任务,新建和改造城市绿地50公顷,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5个,省级森林城镇2个,人居环境的生态宜居性大幅改善,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显著增强。四是“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培育计划”取得突破。投入引导资金3000万元,重点扶持林下菌菇、林下中药材、林下生态养殖等模式,建成规模化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个,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突破5亿元,带动超过3000户林农增收,初步形成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盼,我区林业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是森林资源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尽管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实现“双增长”,但我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中幼龄林面积占比超过65%,目的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成熟林和过熟林资源稀缺,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综合效益有待提升。部分林分纯林化、同龄化现象较为普遍,生物多样性承载能力较弱。
二是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我区林业产业仍以传统的木材初级加工和初级林产品种养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林业新兴业态如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碳汇交易等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规模小、品牌弱,未能形成有力的经济增长点。林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Web
。
三是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任务艰巨。部分区域历史遗留的石漠化问题治理难度大,生态脆弱区修复工作任重道远。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持续存在,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压力巨大。同时,随着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面临更高要求。
四是发展要素制约日益趋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与林地保护红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林业发展资金投入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和引导。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存在人才断层、力量薄弱等问题,难以完全适应新时期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十五五”时期发展环境与需求分析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五年,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台阶的重要时期。XX区林业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一)宏观形势与政策导向
从国际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广泛共识,绿色发展成为世界潮流。这为我区深化林业国际合作、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有利外部环境。从国内看,国家将“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实施,为林业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预计国家在“十五五”期间将出台更多支持国土绿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林业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的政策措施。财政支持方面,中央财政林业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等补贴政策将可能延续并优化,重点向国家储备林建设、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林下经济等领域倾斜。技术创新方面,国家将鼓励智慧林业发展,支持林业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林业装备现代化。这些宏观政策导向为我区林业争取项目资金、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治理能力创造了重大机遇。
(二)区域发展定位与要求
XX区作为XX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和XX城市群的绿色腹地,其生态区位战略意义十分重要。根据XX市及相关区域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十五五”时期,XX区被赋予了“区域生态安全守护者”和“绿色经济发展先行区”的双重定位。这要求我区林业工作必须跳出“就林业论林业”的局限,将林业发展置于区域生态安全大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一方面,必须承担起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障生态产品供给的重大责任,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另一方面,必须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服务的迫切需求。
(三)内部发展基础与条件
经过多年努力,XX区林业发展积累了坚实基础,具备了迈向更高水平的有利条件。
优势方面:我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林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禀T。现有的森林资源是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大潜力。“十四五”期间实施的一系列重点工程,为森林质量提升和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劣势方面:如前所述,林分结构不优、产业层次偏低、科技支撑不足、人才队伍短缺等是制约我区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这些内生性短板需要在“十五五”期间下大力气加以弥补。
发展潜力方面:我区森林生态系统巨大的碳汇潜力和生态服务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和量化。随着国家碳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探索,森林的“绿色银行”功能将日益凸显。此外,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为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新业态提供了广阔空间。
(四)重大战略需求研判
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全区发展大局,“十五五”时期我区林业领域亟需关注和解决三大重大战略需求。
一是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需求。必须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稳定性和多样性,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风险。
二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战略需求。必须发挥林业在固碳增汇、提供可再生资源方面的独特作用,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使林业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结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三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战略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洁净水源、宜人环境以及亲近自然的需求日益增长。必须通过林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普惠性生态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十五五”时期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力在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增强林业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全面筑牢XX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奋力谱写新时代XX区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林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林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为规划实施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