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范围的推进会,主题鲜明、意义重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对标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系统部署下一阶段我市乡村全面振兴与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刚才,我们传达了省里的有关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市的工作进展,部分区县和企业代表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听了很受启发。会前,大家还到*县和*市的几个点进行了现场观摩,实地感受了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任务持续发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特别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我们扎实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4%,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34.6%,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稳定在100%。我们统筹推进示范创建,成功打造了150个“精品示范村”和1500个“提档升级村”,建成了1038个生态园林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在“稳粮、优果、强菜、保畜、兴渔、促药、富林”七大产业上持续深耕,特优农业的基础不断夯实,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产业集群,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壮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对标“千万工程”的深刻内涵,对照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比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不平衡,部分地区还存在“脏乱差”现象,长效管护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乡村产业“特”的优势不够突出,“优”的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链条短、品牌不响、龙头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仍然不畅,人才、技术、资本下乡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我们下一步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攻坚克难,奋起直追。
二、深化认识,把握精髓,以“千万工程”经验引领和美乡村建设新实践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指引和生动范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搞搞卫生、种种花草,更不能满足于一时的“盆景”之美,而要深刻领会其蕴含的战略思维、科学方法和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