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传承大别山精神,锻造新时代先锋,以奋进之姿谱写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篇章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县委党校,举办2025年秋季学期主体培训班。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县干部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和中坚希望。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组织这次培训,目的就是为大家加油充电、补钙壮骨,激励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谱写XX发展新篇章的宏伟事业中去。
今天,我围绕“传承大别山精神,锻造新时代先锋,以奋进之姿谱写XX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篇章”这个主题,和大家作一次交流。XX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这十六个字,字字千钧,与总书记对我们干部队伍提出的“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要求高度契合、一脉相承。作为这片红色土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必须深刻感悟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在寻根铸魂中汲取前行的磅礴伟力,为奋力推动“五个XX”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作风保障。
一、深刻感悟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在寻根铸魂中筑牢信仰之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精神是永恒的坐标。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我们党领导大别山军民,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伟大奇迹。大别山精神,就是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基因。在今天,我们重温和传承大别山精神,就是要深刻理解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将其转化为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一,我们传承的是“坚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革命战争年代,环境极其险恶,斗争异常残酷,但无数革命先辈之所以能够前仆后继、视死如归,靠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这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念,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今天,我们虽然告别了战火硝烟,但我们面临的考验和挑战同样严峻复杂。传承大别山精神,就是要我们像革命先辈那样,把对党忠忠诚刻入骨髓、融入血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二,我们传承的是“胸怀全局、服务大局”的宽广胸襟。在革命斗争中,大别山根据地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始终服从服务于全国革命斗争的大局。无论是战略转移,还是支援其他根据地,大别山军民都以大局为重,不计较局部得失。这种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是大别山精神的精髓。当前,XX的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关键阶段。我们推动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国家发展战略、省市工作部署紧密相连。传承大别山精神,就是要我们自觉跳出一时一域的思维定势,善于从全局和长远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把XX的发展放到全国、全省、全市的大格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第三,我们传承的是“团结奋进、依靠群众”的优良作风。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形成了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了革命的胜利,用最后一碗米、最后一块布支援了子弟兵。这种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干群关系,是大别山精神的力量源泉。今天,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地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传承大别山精神,就是要我们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我们传承的是“勇当前锋、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大别山的革命史,就是一部充满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史诗。面对强敌的反复“围剿”和严酷的白色恐怖,革命先辈们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以“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一次次粉碎敌人的阴谋,一次次从失败中站起,最终走向胜利。这种不畏艰险、开拓创新的革命胆魄,是大别山精神的鲜明特质。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面临新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去征服。传承大别山精神,就是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矛盾面前不回避,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奋力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准确把握XX发展的历史方位,在审时度势中明确奋进之路
感悟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最终要落脚到推动XX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现在身处何方、将要走向何处,才能找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从发展态势看,我们的基础更加坚实,成效日益彰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砥砺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回顾2024年,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97亿元,同比增长5.4%,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1:33.2:47.7,服务业占比稳步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的骨架正在加速形成。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优势不断巩固,2024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了315天,绿色、低碳正成为XX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我们的绿色低碳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15%,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