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系统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至2024年12月期间的重要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近期的深入学习和研讨,我深刻体会到,贯穿全书的“守正创新”这一重要思想方法,不仅是治国理政的精髓要义,更是我们作为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在具体实践中破解难题、开创新局的“金钥匙”。身处2025年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方案的攻坚落实之年,结合我所在的*党史馆工作实际,我愈发感到将这一思想方法转化为行动自觉的极端重要性。下面,我从个人学习角度,分享三点不成熟的思考与体会。
一、深刻领会“守正”的根本要求,在时代洪流中把稳思想之舵
“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守的是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守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学习第五卷,我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这个方向就是“守正”要守的根本。对于我所在的*党史馆而言,这里是保管红色家谱、传承红色基因的“基因库”,其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守正”二字的分量尤为沉重。倘若在根本问题上出现偏差,所谓的“创新”便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业发展就可能偏离航向,甚至误入歧途。这种“守正”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组织建设上,就是要确保思想与行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实稳固。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政治标准放在选人用人的首位,确保枪杆子、笔杆子、刀把子、印把子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在纪律建设上,就是要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党中央和上级纪委监委的精神与部署,找准方向、弄明意图,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守正,就是要让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环境时,拥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强大定力和“道不变、志不改”的坚定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