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新型城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最近一段时间,我带领一些领导同志到乡镇调研,强烈的感受到,当前我们的农村正在发生两个历史性的转变。一是农村人口正在悄无声息的转移。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向生态经济转型。因此,县委、县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召开这次全县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动员会,也是一次战略推进会,非常重要,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城镇化工作和新村建设工作有关部署,研究新型城镇化管理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这里,我主要强调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握意义机遇。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就目前xx县来讲,城市建设是县委、县政府在亲自抓,伴随着这次市容市貌整治工程的全面完成,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居民生活也得到了极大便利,城市凝聚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城镇化对于一个乡镇,特别是对于居住于该小区域的广大村民而言,功能非常特殊,地位非常重要。作为党委、政府,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因此,抓好新型城镇化工作意义重大。
一是关于市场机遇。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抓好新型城镇化工作既是市场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最大动力。一方面,城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纵观国内外城镇化进程,国外发达国家以工业革命为标志,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为标志,都是因为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激活了农村劳动生产力,从而催生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徙和聚集,并投入非农产业、融入城市文明的过程。从根本上讲,城镇化是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结果。实际上,市场经济通俗来讲就是多数人的需求选择。同样以赶场为例,为什么全县xx个乡镇,有的地方新型城镇化赶场很闹热,而有的地方却连赶场日也取消了?这就是多数老百姓选择的结果。如果老百姓意识到去某个地方赶场,东西好买好卖,能够满足自己的多方面的需求,自然会向这个新型城镇化聚集,这个新型城镇化自然也就兴盛起来;反之,这个新型城镇化则会逐渐衰落。所以,人口向新型城镇化集中是有差异化的,关键看市场的选择。另一方面,城镇化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最大动力。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首先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寻求更加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动力来自哪里?最大的动力就是城镇化,通过城镇化来催生大量农民变市民。这样不但能够为整个服务业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空间,而且可以有效生产思想和创意,促进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xx县的城镇化率仅仅xx%左右,与全国xx%的城镇化率比起来还很滞后。但也说明伴随着市场经济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升,全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城镇化上升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目前的城镇化主要体现于小城镇的发展,各个乡镇的新型城镇化是农民迁徙和聚集的重要载体,是各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城区与农村的衔接带。也就是说,抓住了新型城镇化工作这个关键,就抓住了我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也就抓住了推动经济良性发展新的最大动力。因此,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城市集中xx人、城镇集中xx人、村落集中xx人“三个集中”的城镇化战略是符合xx县实际的,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行。我们要牢牢抓住目前面临的市场机遇,着力抓好新型城镇化工作,不断优化新型城镇化生产生活和就业环境,有效引导农民向新型城镇化集中的现实需求。
二是关于政策机遇。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必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中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xx重点工作和xx改革措施:从教育到医疗,从社会保障到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涵盖了城镇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就业到住房,从户籍改革到公共服务均等化,铺平了农民工进城的道路;从新区建设到小城镇建设,从资金筹集到社会管理,提升了城镇的承载能力。”。这些政策措施,在为我县的城镇化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县的新型城镇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全县新型城镇化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完善和加强的地方。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硬件方面。主要体现在道路、饮水、供电、排污等公共服务方面。现在很多新型城镇化道路条件差,找不到资金、项目加以解决;随着新型城镇化人口的迅速增长,很多过去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已经难以满足居民用水需求;路灯覆盖范围窄,很多聚居点还没有安装路灯。二是管理方面。尽管现在各个乡镇都具备了规划意识,但是很多新型城镇化执行规划还是较差,规划水平也不是很高;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当中形成的一些好制度、好措施坚持得不够,有的新型城镇化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一些临河新型城镇化,河道白色垃圾不断;同时,垃圾处理也不规范,主要以临时填埋为主,对环境污染严重。三是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在几年前作出的决策是富有前瞻性的、是符合实际的,目前从全省而言,xx县乡村建设的空置率都是较低的。但是,由于以往个别新村建设和新区建设由政府大包大揽,还是造成了一定浪费。因此,在今后的乡村建设上,县委、县政府的一个大思路是:在工作重点上,要旗帜鲜明的提出“从重视新村建设向重视新型城镇化转移”,即新村建设要抓,但是工作重点从抓新村转移到抓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周边上来;在资源投入上,要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旅游新村、特色产业新村,一般新村只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在建设方式上,严格执行“甲供材料”制度,杜绝浪费。
二、明确基本原则,把握方向导向。新型城镇化工作怎么抓,全县要形成以下共识,总体思路就是坚持市场导向、政策导向、问题导向,坚持以人的需求为引领,坚持量力而行,坚持不负债搞建设,以提高新型城镇化集聚能力为核心,扩大新型城镇化范围,增加新型城镇化人口,提升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新型城镇化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努力使新型城镇化成为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