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材料写作技巧详解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公文写作重要。行政机关要求具备三大能力,能说,善做,会写。三者之中,会写是前提;会写说明有思路,用口表达就是会说,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会办事。
要克服畏难情绪。文字工作不难,三个只要:一是只要小学毕业,认识3000常用汉字,你就会;二是只要会“打麻将”,懂得排列组合,你就一定会;第三是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做好。
一、公文写作要把握好的四个方面
中心—树干(明确中心,就是要干什么、要说什么,确定标题和核心);
思路—枝桠(围绕中心,具体说什么);
语言—叶子;
得体—适用。
这些问题小学老师都教大家这样做。但是怎么做好,具体以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发言提纲为例。
中心—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思路—先写背景:全会的时间、全会的意义、全会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自己的体会,接下来怎么学,学以致用、接下来怎么做;怎么做结合领导的职务、职责,分管党建多,就引用全会关于党建要求的话,接下来谈具体怎么落实。
语言—中央评论文章、各地市新闻通稿、好文搜等公文材料网站,素材符合思路的哪一部分,就对应填充进去。
得体—结合材料适用场合和领导身份及单位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
下面具体谈四个方面:
一是把握好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
1.要在占有素材的基础上去思考问题(启发思维)
这与“深度”问题密切相关。比如同样一个问题,10岁、30岁、50岁思考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虽然可能都是正确答案,但是以后的考虑要比以前的要周全、要有深度,最初的思考是浅层的,越向后越深刻,原因是人生阅历在不断增加,人生经验在逐步丰富,人生素材在不断充实。
做文章也一样,有素材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没有素材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素材,不是泛泛地了解一些情况,而是要把所需要了解的情况、事物搞清搞透,才有发言权。牛顿说“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我们写领导讲话也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现代社会各级领导的视野都很广,接触信息的渠道都比我们宽,起草人员也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最新、最全、最深的素材。在占有素材的基础上,思想才有可能站到时代的前沿,才有可能产生启发、产生灵感,所以我们说这是启发思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行的。这个素材,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搜集:一是本地、本部门以前类似会议中领导的讲话,二是外地类似会议中领导的讲话,三是与本次会议相关的各类文件、政策、资料(包括会议议程、会上出台的文件、典型发言材料等),总体的要求是“充分占有”。
2.要站在大局的高度去分析问题(定向思维、对焦思维)
站到高处才能看见山的脉络。
这与思考问题的“高度”有关联。一个问题提出,往往可以发散思维,可以做多种思考,比如学生的作文,同样的题目,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写法。但是写公文不一样,虽然不同的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写法,但是相对正确、相对客观、相对合适的观点几乎就只有一种,这就需要站在大局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来进行定向思维。不立足大局提炼的观点,就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什么是大局?对市来说,全国、全省的情况是大局;对单项工作来说,总体工作是大局;对一个暂时性的工作来说,长远的发展是大局。所以公文写作一定要放眼全国、全省,看周边、看全市,这样站得高了,才能看得远,才能把思维的焦点集中到了这个点上,才能把话说对、把问题分析对,如果抛开外界、坐井观天,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3.要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分析问题(逻辑思维)
大家常常说写作要创新,但是,一旦要适应、要创新,就往往会写不下去了。为什么,适应、创新和事物的本来性质、结构发生了冲突,所以大家无所适从。大家常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其实这话说得有些武断,很多文章尤其是精彩的文章是抄不来的。具体到每项工作、每个会议,更是千差万别,所以不能完全按条条框框去套。古人说写文章“有常理,无常法”,就是说道理是一定的,但是方法不能固定。要根据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该怎么理思路,就怎么理思路,这就是逻辑思维,就是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去分析问题。也就是说,公文写作,我们首先要对工作负责,其次是对领导负责,从另一角度讲,对工作负责也是对领导负责。我们也只有做到了有坚定的立场,才不致于一有风吹草动,就手忙脚乱,六神无主。
4.要站要领导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替代思维)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公文材料写作技巧详解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777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