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下步工作意义特殊、至关重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届×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两区两城两融合”发展思路和市委×对各项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固强补弱、乘势而上,持续开创新局面,向全市人民交一份育新机、开新局的满意答卷。按照会议安排,我就下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抓防控稳增长,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
要在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落实好省上“三季度补欠账、四季度保目标”要求,多扛指标,多扛任务,多做贡献,奋力完成全年GDP增长×%以上的目标。
一要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对疫情防控漏洞再排查,防控重点再加固,防控要求再落实,制定完善新冠疫情防控应对预案和秋冬季防控工作方案,针对不同场景、不同情形,做好应急准备,抓细抓实常态化防控机制。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协同联动,及时掌握、互通境外省外来金返金人员信息,对重点地区人员实施精准管控。要压紧压实属地、单位、社区、个人和医疗机构各方责任,突出抓好车站、学校、企业以及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公共场所、重点部位防控,扎实开展冷冻冷藏肉品等风险排查和相关从业人员核酸检测,确保不留死角。要提升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核酸检测能力,做到“应检尽检”,满足“愿检尽检”。要倡导文明新风,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将已经形成的勤洗手、分餐制、排队“一米线”等防疫新风尚,坚持下去,固化下来,成为习惯,形成×市民的新时尚。
二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坚持“月度监测、双月分析、季度研判”制度,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尤其弱项指标涉及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本行业目标任务的监测预警,分行业制定措施,分月抓好落实。特别是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弱项指标,县、区和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和旅游局、×调查队等单位要精准分析研判,拿出得力措施,尽快提升达标。
三要精准落实×任务。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把×作为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主要着力点,落实好省市×工作方案,全力推进省上“×条”“×条”措施、市上“×条”“×条”措施落地见效,稳住经济基本盘。要突出就业优先,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统筹使用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落实就业创业、职业技能提升等补贴政策,多措并举服务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完成省上下达城镇新增就业×万人的目标。要全面保障基本民生,按照“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的要求,扎实做好社保、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要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减税费、免租金、增信贷、降成本、缓期限、奖补贴、清欠款”等各项暖企惠企政策,做到应减尽减、应降尽降,让市场主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放水养鱼”、涵养税源,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要有力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粮食安全危机意识,强化宣传教育,制定有力举措,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加大农业生产和能源产业发展力度,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奖补等政策,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万亩,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全力保障电油气能源供应。要全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建实中小企业台账,组织各类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供销、“银政企”对接会,引导企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帮助企业拓宽产品销量,确保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顺畅衔接。要有效保障基层运转。坚决落实特殊转移支付直达机制,强化财力向基层倾斜,精准施策,确保基层政权平稳运行。
二、抓巩固促提升,在完成各项底线性任务上取得新成果
要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底线思维,拿出必胜信心,付诸坚实行动,矢志攻坚,啃下“硬骨头”,实现各项战役成功凯旋。
一方面,要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抓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祁连山生态环保问题整改,按照时限要求完成整改任务,实现所有问题“清仓见底”。深入开展重点行业精准治污工作,加快完成×集团公司镍冶炼厂火法冶炼物料现场粉尘治理提升改造等项目,加强施工扬尘管控,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坚决抓好水域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灾害隐患等问题整改,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清四乱”,继续保持水环境质量在全国排名靠前。加快推进县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确保年底前完成试点任务。
另一方面,要决胜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又要有应对挑战的高招;既要有抵御风险的充分准备,又要有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要严把项目准入和财政预算关,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确保不发生政府性债务风险。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安全风险,扎实做好稳就业、稳投资、稳预期等各项工作,力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三、抓项目扩投资,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取得新突破
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合理有效投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一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抓住用好国家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和实施新基建项目的机遇,做好项目谋划和争取。要用好债券资金,加强资金和项目对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实物增量、经济增量。要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包抓责任制、清单管理制、服务专员制等机制,紧盯未开工的年度新建项目,进一步提高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效率,确保全年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以上、投资完成率达到×%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以上。对没有按计划开工的项目,逐项摸排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和责任清单,同时按照“项目总数、投资总量只增不减”的原则,动态梳理调整“三个清单”。要紧盯三批次集中开工的×个重点投资项目,严格落实包抓责任制、服务专员代办制,督促项目企业倒排工期、安全施工,早日竣工投产。
二要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已对接签约项目和×届兰洽会签约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对重点洽谈的招商引资项目,组建项目洽谈专班,加大跟踪洽谈力度,力争早日达成协议、落地建设。精心组织好市企联合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各类招商活动,瞄准“×个×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围绕有色金属深加工及新材料、化工循环、特色农业、数据信息、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产业和疫情催生的新产业,通过委托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拓宽招商途径,提高招商成效。各承担任务的单位要不折不扣完成招商引资目标,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