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浴血奋战28年、励精图治72年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深学党史,就是要真正读懂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理解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的思想内核。虽然历史条件、时代主题不同,不同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鲜明特征,但是,理想信念、牺牲奉献、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等思想内核却始终贯穿始终,指引方向与未来。
一份誓词的故事
这是一份现存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出自江西省永新县北田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一一贺页朵之手。我们可以从屏幕看到,泛黄的布片上端有“C·C·P·”(中国共产党英文缩写),下写“牺牲个人,言(严)首(守)秘蜜(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的誓词,两侧是“贺页朵”的名字和“1931年1月25号”及地点,下方还绘饰了两颗有党徽的五星。这份入党誓词,他珍藏了20年,1951年7月上交给了正在当地慰问的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谢觉哉。要知道,当时闹革命可不是闹着玩的,是随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特别是当时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失败、秋收起义受挫,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和质疑,有人悲观失望,有人逃离背叛,1931年的革命老区处在白色恐怖中,保存写有姓名、地点的入党誓词,一旦被敌人发现,不但自己生命难保,还会连累家人、亲属,但贺页朵没有被吓倒,毅然地珍藏,足见他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百年征程,有关理想与信念的故事在不断上演,不断传承,伟大精神中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等,作为精神谱系中的灵魂、最宝贵的基因,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在伟大征程中百折不挠、奋勇拼搏。
一篇文章的故事
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致辞,后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在《解放日报》上,成为后来著名的“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之一。毛泽东通过《为人民服务》,也高举起一位人民英雄——张思德。他1915年出生于大巴山深处一个贫苦家庭,吃“千家奶”穿“百家衣”长大,养母为了让他永记乡亲们的恩情,为他取名“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三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长征期间,张思德勇敢机智,曾只身泅水过江,夺得敌人的渡船,为红军强渡嘉陵江创造了条件。1942年,他调至中央警卫团第1连,在毛泽东内卫班执行警卫任务。1944年,带领战友进山挖窑,窑顶坍塌,他将战友推出洞口,自己却被埋在下边,牺牲时年仅29岁。毛泽东把张思德寻常的、朴素的精神升华为共产党人必须践行的革命宗旨,第一次清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宣示了共产党的人民哲学。从中我们能清楚看到,爱党、爱国、爱人民是始终不移的情怀,是精神谱系的价值追求和崇高境界。此外,还有像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最硬钢七连”,抗洪大堤上的“最美睡姿”、抗疫现场的“最美逆行”、中印边境对峙中的“最美背影”,等等,只要心中有党有国有人民,无论面对任何妖魔鬼怪、惊涛骇浪,都能廓清一切迷雾,应对一切挑战,战胜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