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运动史大事记2
2022-03-11 974

1939

1月国民党五中全会通过了蒋介石提出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以后,国民党一天天强化它的法西斯特务统治,加强对我党的政治压迫和军事进攻,连续发动了反共高潮。从而对抗日青年运动采取压迫政策,国统区许多青年爱国团体遭到迫害和解散,大批进步青年被逮捕、杀害、估计当时被囚禁的男女青年有一、二十万人。

3月18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决定5月4日为西青救成立纪念日,5月1日至7日为青年参战动员周。并向全国青年提议,定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4月5日

中央青委关于纪念“五四”,给根据地和大后方分别发出指示,要求对西青救提议“五四”为中国青年切,在各青年团体宣传和讨论,并号召本年5月4日全国各地举行拥护中国青年节的运动及纪念西青救成立两周年。

4月6日

八路军总政治部、中央青委发出《关于部队纪念“五四”青年节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中央青年决定每年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部队青年工作,应以拥护青年节的运动为目标,进行有计划的检阅与更大的推动青年工作积极活跃起来。应在粉碎日寇扫荡华北,巩固根据地的总任务下,高度地巩固并提高部队。

4月16日

《中国青年》在延安复刊,由当时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宣传部主办,共出三卷二十七期,至1941年3月因故停刊。《中国青年》创刊号刊载了朱德同志给西青救战工团的讲演。他指出,现在是战争的时代,革命的青年不学会打仗,决不会把中国弄好。怎样打用什么打?第一是用武器打;第二是用人打;第三是用政治工作去打;第四是用经济的战斗。打好这四种仗,才算完成了战斗任务。

5月4日

延安青年举行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同志到会作了《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在这篇讲演中,毛泽东同志发展了中国革命问题的思想,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前途,肯定了中国青年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作用,总结了中国革命和“五四”以来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青年运动指出了胜利前进的方向。

6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模范青年给奖大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方向放在第一位,模范青年是代表中国老百姓,要一生代表他们。自己代表还不够,并且还要教训儿子,中国革命没有成功,要长期斗争永远奋斗。

8月13日陕甘宁边区学生救国联合会在延安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提出只有充分扬民主,才能打倒日寇,取得最后胜利。大会通过了边区学联工作纲领,郑重提出《号召粉碎日寇汉奸破坏国防教育与学生运动》的提案。

12月16日

《新中华报》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一二九’纪念大会上的讲演词》。“一二九运动推动了‘七七’抗战”。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一二九运动。他说,“‘一二九’运动将成为历史上一个大纪念日。”

1940

5月4日

毛泽东同志为中共中央写给东南局的指示中,提出在国民党区域的方针是:“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反对急躁和暴露。”在这一总方针指导下,国统区青年工作由过去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转向荫蔽的分散的活动。

6月3日党中央书记处作出了《关于目前国民党区学生工作的几个决定》。提出“今后在国民党区学生运动的根本方针:应是长期的潜伏发展,积蓄力量,争取人心,故工作重心应由校外救亡工作立即转为校内学生工作。”

6月7日党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加强战区青年工作的指示》,对华北及战区青年工作提出了四项中心工作:建立青年武装及半武装组织;加强青年中的文化政治教育,并协助党政机关开展国民教育及文化运动;改进青年生活,提高青年社会地位;积极参加瓦解敌伪军的工作。

12月

中央青委在重庆召开了国统区青年工作会议。会议传达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在国民党区实行“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总结了青年运动的经验教训。冯文彬、胡乔木、蒋南翔等同志参加了会议。

12月12日中央青委发出《关于青年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提出了国统区青年工作的基本任务:“一是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一是开展统一战线扩大政治影响,两者不可偏废,而其统一的中心一环,就是党员必须加强社会活动,取得社会地位。”《指示》中提出青年统战工作的对象应该首先选择青年易于接近者和关心青年者,主要是学校当局;各界名流与学生家长;青年的合法社团;国民党三青团之各机关,成尤其是下级干部和团员;广大的中立青年。进行青年统战工作的方法是,赞助上述各种人的一切有益或无害的活动;进行各种组织活动,应尽量争取上述人士的指导、赞助、参加与合作,广交朋友,在学校尤须注意与国民党、三青团、及学校当局交朋友;必须重视社会关系和自己社会地位,纠正孤独清高轻弃自己社会地位的错误;交友工作中绝对不得暴露自己的政治关系;选派未暴露的党员参加三青团,长期埋伏,取得地位,适当赞助进步分子,促其分化。

1941

6月4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青年工作的决议,纠正青救会自一九三九年以来产生的青年主义偏向。决议指出,青年运动应该有组织上的独立性,但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活动。同时指出,必须把完成一般任务(抗日、民主、生产等)与青年特殊任务(教育、学习、婚姻、娱乐、改善生活等)两者明确结合,不可偏废。在青年工作中要注意引导青年发挥积极作用,而不能使他们和成老年相对立。之后,青年主义偏向就逐步改正。

9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中央青委组织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央青委由凯丰、冯文彬、宋一平、蒋南翔、高朗山五同志组成。凯丰同志为书记,冯文彬同志为副书记。

1941年日寇向根据地频繁进行“蚕食”、“扫荡”和“清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又加上当时华北各地发生严重天灾,因此使根据地面临极端困难局面。在党的领导下,广大青年积极参加了巩固根据地的斗争和工作,在武装斗争、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以及文化建设和政权建设中,都做了出色的成绩。

1942

下半年党在重庆、成都等地的青年工人,职业青年和青年学生中,建立了一种进步青年的秘密组织,领导称之为“据点”。它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组织纲领和组织系统,规模小,不发生横的关系,也不能转移关系。在当时恶劣环境下,它便于荫蔽,有利于保存和积蓄力量。

1944

9月中国共产党和其它民主党派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进一步激发和鼓舞了青年对国民党的愤怒和反抗,不断掀起反对国民党独裁专政的浪潮。

10月7日成都五大学七个学术团体联合召开“国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两千多人,大会宣传了党的主张,高呼“结束一党专政,组织联合政府”的口号。这是1940年以来成都第一次公开举行的大型集会,影响到国民党统治的西南地区。周恩来同志曾肯定了这次座谈会的意义。

10月在“据点”的基础上,成都建立了中国青年民主抗日协会(简称“民协”)。“民协”初成立时,主要是在一些地下党员的领导下开展活动,后来和成都地下党组织正式建立了关系。在党的领导下,“民协”在组织成都青年群众开展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10月14日

蒋介石发动“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诱骗学生为其效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青年运动史大事记2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567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