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1.总则
1.1编制的目的
为做好XX会议的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确保本次会议顺利举办,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省、州《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等预案和技术方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会议全程
1.4工作原则
属地管理原则、群防群控原则、科学专业原则、分级分类原则、动态调整原则、风险可控原则。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组织体系
XX会议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组织体系由XX市卫生健康局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负责领导、协调XX会议的疫情防控应急救援工作和平时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办公室(电话:XX),XX同志任主任。同时办公室负责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指导制定相应的疫情防控应救援预案,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协调、检查、督促应急的准备落实情况等。
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后,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领导、指挥和协调XX会议的疫情防控应急救援工作,并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疫情防控应急救助工作,指挥部下设党建办和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按照我局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
2.1.1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XX
副指挥:XX
现场指挥部主要职责:精准评估办会期间防控工作,全面统筹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格督查会议地点(场所)各项预防措施和消毒工作落实情况,统一指挥会议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研究确定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2.2应急工作组
现场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疫情防控组,医疗救治组,应急保障组事件调查组宣传报道组等应急工作组,组织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3.预防
3.1信息监控与预警
现场指挥部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原则,负责对疫情防控信息、疫情突发事件信息、网络舆情等进行综合分析、风险评估
突发疫情事件报警电话XX,与110、119、120联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疫情事件信息的接收、报告、处理和统计分析以及预警信息监控。突发疫情事件的责任单位及主管部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发现突发疫情事件后,应第一时间报告事发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不得擅自对外发布相关信息。
3.2预防
3.2.1健康监测:对承担会务服务人员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摸排,精准掌握其近14天健康状况、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旅居史情况等,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和出行情况动态监测机制,会前收集外出代表的活动人员信息,避免14天内有境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等不适宜参加会议的人员参加会议,会议当天对参加会议人员的进行监测。
3.2.2防疫物资:储备足量的防护、检测和消杀用品(如口罩温度测量仪、消毒液)等设置独立的隔离空间、区域、住所。在活动地点入口设置扫码测温通道,卫生间、食堂等各类场所配备足量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等消毒用品。
3.2.3场所监督:督促做好会场卫生防护,自然通风并保持机械排风设施运行正常;关闭没有排风设施或自然通风条件的包厢。
3.2.4应急准备: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病例所在会场、食堂、楼梯的清洁、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做好本会场区域的保洁和消毒防疫工作;加强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空调等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同时,对参加会议人员,服务人员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4.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