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17年以来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打算
自2017年以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抢抓机遇,努力拼搏,开拓进取,在文化惠民、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旅游产业、文物和非遗保护传承等各项工作全面有序开展,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2017年以来工作总结
(一)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继续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持续对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积极参与xx市举办的“文化活动早知道”活动;开展各类研学、道德讲堂、爱国主义活动300余场,参与人数20万余人,开展宣讲活动85场,参与人数5万余人,举办经典诵读联欢会、开展全民阅读送书活动等全民阅读推广活动100余场,送戏下乡500余场,观众达20万人次。二是深入开展各种文化培训。组织文艺人员深入到镇办开展美术、小主持人、舞蹈等免费艺术培训300余场次,培训学员10000余人次。三是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积极开展快乐星期天活动300多场,组织文艺展演活动150多场。连续举办了xx市“欢乐百姓大舞台”暨民间文艺大赛活动,由最初的90多支演出团体发展到400多支演出团体参赛,近万人参加比赛,观众达40多万人次。“欢乐百姓大舞台”民间文艺大赛已经成为xx市文化工作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和品牌,在《xx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先后刊登了关于“欢乐百姓大舞台”活动的有关报道,一些传统的文艺表演形式得到了传承、延续、挖掘和保护,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文化自信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二)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移植改编的大型剧目《典妻》、《新玉蜻蜓》分别荣获“xx省第六届许昌杯黄河戏剧节”大赛银奖和第十四届xx省戏曲大赛中荣获剧目演出奖;戏曲《铁面红颜》被xx省扶贫办推荐为13部脱贫攻坚戏曲节目;小说《乡村守望的女人》、杂技《特技组合》等获得了“xx市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优秀作品奖;创排了小品《路遇》,曲艺《说唱xx》、《扶贫颂》、《十九大精神天下传》,歌曲《脱贫致富歌》等一系列文艺作品;为抗疫防疫加油鼓劲,编创快板《疫情防控、众志成城》、大鼓书《抗击疫情》并制作成短视频在学习强国、微信和抖音上进行宣传,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老娄庄龙舞”成功入围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舞龙)初评,同时也xx省唯一入围的舞龙作品。由我市选送的《雪山泪》在xx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敬老助老原创文艺作品和节目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三)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快速推进。
市政府投入33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强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建设,全市501个村(社区)到2021年底建设率达到96%以上。把文化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综合考评,各镇办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的情况与免费开放经费挂钩。
(四)智慧文化建设进展较快。
为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的知晓率和了解开展活动情况,我市分别在植物园、驸马沟、吉祥湖、如意湖、市民之家、中心广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了文化场馆、旅游景区二维码,“文化活动早知道”活动宣传栏,人们扫码就可了解场馆、景区导航图,场馆设置,开展活动等一系列内容,受到了群众认可和赞誉。
(五)文化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