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历史经验
—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决议》专题党课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深刻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百年来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我们要总结好运用好这些宝贵经验,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保持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精神准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中华民族的古训,是历史兴替的结论。我们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全国抗战胜利在望,毛泽东郑重提醒全党“准备吃亏”,一口气列举了可能出现的根据地被占、天灾流行、经济困难等十七条困难。他指出,“许多事情是意料不到的,但是一定要想到,尤其是我们的高级负责干部要有这种精神准备”。正因为有这种精神准备,党领导人民成功应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全面内战,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武装夺取政权不易,长期执掌政权更难。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把中央机关从河北西柏坡前往北平比作进京赶考,强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要考个好成绩。他坚持保留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多次强调要防止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就是为了警示全党要居安思危。正因为保持“赶考”的清醒,我们党成功应对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全面封锁、抗美援朝战争、中苏交恶等风险挑战。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一如既往要求全党同志增强忧患意识。邓小平强调,“我们的改革有很大的风险”“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决不能掉以轻心”。江泽民指出,“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胡锦涛指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正因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深刻认识,我们党在国际风云变幻的条件下,维护了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增强忧患意识,作出许多深刻阐述。2014年4月,他明确提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2018年1月,他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自然灾害等八个方面列举了十六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风险,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2021年7月,他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全党在新的征程上“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正因为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居安思危的忧患,我们党成功应对了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一直是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走过来的。经过长期努力,党领导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清醒的忧患自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才能稳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坚持底线思维,做到未雨绸缪,是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基础条件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历史经验 —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决议》专题党课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82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