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低级失误,把好材料起草第一道关
2022-03-11 335

杜绝低级失误,把好材料起草第一道关


  写材料是个细致活,粗心大意不得,马马马虎虎不得,否则就会因低级失误坏了事,误了自己。作为材料起草者,一定要把好第一道关,将低级失误扼杀在萌芽之中,确保所写材料在自己手里不出现纰漏。


  一、低级失误的种种表现


  在工作中,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写材料时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低级失误,比如:错别字;写错时间;复制粘贴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领导交代的事记不住、记不准、记不全,写出来的不符合领导的要求。


  一是出现错别字。一位借调交流的小伙子,人挺机灵,做事麻利,写材料上手快,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毛躁,不够细心。有一次,在一个印发的文件上,把一个领导的名字写错了,本来是“舟”,却写成了“周”。文件印发后过了一段时间,结果有部门领导反映说是把公司领导的名字写错了,本来其他工作做得都挺好,却因为这件事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尽管出现这样的失误与公文制作层层把关不到位有很大关系,但从根本上讲,还是在于材料起草直接责任人工作不认真、不细致,没有把好第一道关,结果导致错误往后传递,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所以,写材料的同志,千万别心存侥幸,指望领导或同事给材料挑错误,一定要想着把错误彻底消灭在自己这里,不要让错误从自己这里往下传递,因为如果错误被自己的顶头上司发现还好,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到了更高层级领导那里被发现,或者问题始终都没被发现,那最后就出大麻烦了。


  二是写错时间。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有一次,一位同志在起草的文件中,把落款的时间写错了,本来是2017年,结果写成了2016年。事后追查原因,原来是该同志以去年类似的文件为模板,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结果其他内容都没问题,换成了新的,唯独忘了改时间,虽然也有层层把关,但这个低级错误当时硬是没有被发现。最后没办法,只得重新下发文件,这种事情的发生起草者个人、直接上司以及对单位显然都会造成极为不好的影响。


  另一次,一位同志在起草向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汇报材料时,为了让材料更贴近该领导的要求,于是就以之前向该领导的汇报材料为模板来写。材料写完之后,却忘了改落款日期,用的还是上一次汇报的日期。虽然领导也把关了,但这个错误却没有被发现,于是这个材料被送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那里,该领导不知怎么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认为是在糊弄他,为此非常生气,大发雷霆,弄得很尴尬,影响很不好。


  三是粘贴错误。现在写材料基本上都是用电脑,有的材料需要复制粘贴,这处理不好也容易出错。有一次,一位同志写本单位向上级部门领导的报告材料,由于同样的情况要向多个领导报告,于是就在一个拟好的模板上来写,除了汇报的领导、部分内容做调整外,其他变动较小。结果在个别报告材料中,把某一小段重复了。报送出去后,上级部门领导的秘书打电话到单位,问为什么材料中有两小段是一样的。事后细查,原来是由于时间紧急,材料起草人忙中出错,在粘贴过程中重复粘贴了。这件事上级部门虽然没有追究责任,但无疑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四是标点符号错误。常见的有:


  ①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如:“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这里的顿号就不能有;


  ②阿拉伯数字表示次序时使用点号不当,如:“1、督促主办单位按时办结。”这里的“、”不对,应为“.”;


  ③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如:“一要做好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要做好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里的分号就应该改为句号。


  五是对领导的交代落实不到位。领导交代的事,老是记不全、记不准、记不清,说的是这件事,写成了另外的事,说的是要这样做,偏偏写成要那样做了,表达也不清晰。比如:领导交代要进行形势任务分析,结果写材料的人却写成对问题的分析了;对下一步工作要明确目标任务,结果材料却只写了具体措施,等等。


  二、出现低级失误的原因分析


  仔细分析这些低级失误之所以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计算机的使用,客观上容易犯错。无论是五笔输入法还是拼音输入法,如果时间紧急,都可能敲出错别字。


  二是输字的方式有问题。如输入法使用不熟练,准确率不是太高,出现错别字的频率高。


  三是工作方式不科学。写完材料后,没有养成及时检查、校对的习惯,写完之后就直接交给相关领导,觉得领导会把问题指出来。


  四是做事不够细致。粗枝大叶,松松垮垮,不注重细节,不精益求精,觉得过得去就行,没必要去追求完美。


  五是层层把关不严。特别是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各级把关者只是看个大概,来不及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看,事实上领导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这样做,这样就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六是图省事。总想着有现成的材料可以模仿走捷径,可能内容都模仿得差不多,基本满足要求了,一些细微的地方却没有引起重视,最终成了隐患。


  七是公文底子差。不熟悉公文标准,不能按规范的要求来做,比如标点符号的使用、各种行文格式等不掌握或掌握不牢。


  八是没有完整、准确记录,理解、领悟能力弱。不能正确地理解把握领导的要求,领导讲的时候没有认真记录,下来之后就抓瞎,只能胡拼乱凑。


  三、低级失误的不良影响


  干文字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低级失误,似乎并不鲜见。媒体对此也多有报道。据说遂宁日报记者刘欣雨因在报道中将原四川省委秘书长陈光志错写成陈光标,后被报社领导批评,因想不通于当日晚上自杀身亡,当然事后证实记者自杀与此无关。


  无独有偶,海口电视台的一位记者曾对原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进行采访,当时这位记者因听不懂其内蒙古口音,将其所述——与海口人民共同“见证”海口发展,在字幕上把“见证”误写成“建设”,随后在电视台播出。有误的画面不足一秒,但被冀文林发现。据冀文林身边的人说,冀对此很生气,亲自打电话,从宣传部到电视台,最后电视台交上了对这名记者的处理报告,才算完事。这样的教训对当事人无疑是惨痛的。


  当然,大多数领导对文字工作者所犯的这种低级失误是宽容的,如一位领导人就曾对犯过这样错误的同志给予了谅解。据悉,2010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第4版左下角,原领导人名字中有一个字写错了,结果这位领导人很快给报社打电话说,你们这个错我看得出来,是五笔字型打字错了,总结教训就行,千万不要处理任何人。


  不过,对文字工作者来讲,不管领导原不原谅,这样的失误都应该竭力避免,杜绝发生。这样的低级失误出现一次、两次还情有可原,但如果出现几次,就会给领导留下不好印象,认为做事不踏实,不放心,就不敢委以重任,所以,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想尽一切办法予以改进。


  四、如何杜绝低级失误,把好“第一道关”


  那么,如何避免少犯甚至不犯类似的低级失误呢?真正把好材料起草的第一关呢?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做一件事,特别是写材料,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不能走神,不能做着这事想着那事。


  第二,要养成正确的工作方式。比如,如果觉得自己打字的错误率高,那就要想办法克服,养成正确的输入方式,提高正确率和效率。在各种输入法中,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输入法,那种效率高、错误率低、用起来上手,就用那种输入法。


  第三,要养成正确的工作习惯。领导的讲话,通过速记、录音等方式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确保交代的事情写出来没偏差、遗漏。写完材料后,必须仔细检查、核对,如果不放心,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其他同事帮着看看。如果是体量较大的稿子,最好在有其他同事的情况下,全文通读。


  第四,要尽量不打疲劳战。人在疲劳的时候,精力、注意力都会下降,出错的几率就会增加,所以,在过于疲倦时,能休息就要休息,养好精神、恢复精力之后再写,千万别头昏脑涨、两眼昏花还要坚持写,那样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第五,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材料工作,事关重大,麻痹大意不得,粗枝大叶不得,时刻都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做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真正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


  第六,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加强公文的学习和应用,要能熟练地掌握公文要求,按公文的标准来做。多了解掌握领导的思维、风格和工作领域,跟得上领导步伐,保持与领导思想、认识上的一致。


  总之,从事材料起草的同志,一定要把好材料起草第一道关,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把错误消灭在最开始,消灭在源头,尽量不让它往下一个环节传递。长期这样坚持,就会养成习惯,最终形成对错误的敏感性和警觉性,这样犯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确保所写的材料“零事故”、NOproblem!从而让领导放心,也让自己事业进步。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杜绝低级失误,把好材料起草第一道关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38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