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卫生职业教育“校院(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
一、成果研究背景
京津冀一体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协同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提高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促进三地一体化科学持续发展。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借助北京、天津的资源优势,实现河北省卫生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河北省高职院校需要做好的一篇文章,也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实践的立足点,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卫生职业教育要面向医疗行业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创新实践精神、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高规格卫生专技人才。
XX学校自年不断探索的“校院(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现代卫生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卫生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卫生职业教育“校院(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有利于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推进医教协同、校企合作,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京津冀医药卫生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研究理念基础
1.跨组织合作理论
跨组织合作是指组织之间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通过选择最有效率的组织性安排来监督和控制合作参与者的行为,联合其他组织的资源来促使本组织资源,实现成本最小化,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跨组织合作将各自独立的卫生和教育两个系统纳入统一视域,实现资源融合与共享,促进医院与卫生职业院校的共同发展,从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合作价值。
2.“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为中心,学生处在学习的核心位置,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支持学生有效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实现了教育模式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实现学生健康、自由、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创建了教育模式的新范式,为理解职业教育实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3.职业发展混沌理论
职业发展混沌理论认为个体职业发展是一个混沌状态的动力系统,强调复杂系统的非线性、初值敏感性、不确定性等运动特征。该理论真实展现了复杂多变、非线性、机会性的工作世界,还原了职业发展的真相,突破了传统线性、静态化、因果论的生涯理论局限,为探讨快速变化环境下、复杂关系中人的职业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对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成果研究内容
1.校院(企)共建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信息沟通实现扁平化传递
在跨组织合作理论视域下,建立校院(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与协调机制,推进合作机制创新,形成统一的规范性文件,使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更加协调有效,促进合作办学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技术技能型卫生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践行产教深度融合、校院(企)多元合作,成立X办学理事会,组建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院(企)双方协商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校院(企)无缝对接。依托校院(企)合作微信群,将医院、企业、学校等多方整合,形成信息沟通扁平化,人才培养工作中信息迅速传递到每一位管理者和具体工作人员。
2.校院(企)共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准对接医院、企业需求
围绕京津冀医药及健康养老产业人才需求,我校开展重点课题研究,了解医药及健康产业人才需求数量、类别、规格和岗位标准。同时,按照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民营机构等多种层次对人才需求进行细分,实现精准对接医院、企业需求。学校专业建设与医院(企)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医院(企)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医院(企)实践对接。校院(企)共同协商,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医院(企)岗位能力基本要求,提出人才培养通用能力和关键能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3.校院(企)共建“1+X”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