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思政课”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考与探索
2023-04-10 270

有一堂课,它伴随*大学一代学生从入校到毕业,你认为它是什么课?

也许你会说,这一定是艰深复杂的专业课,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让知识开花结果。答案却不是如此,这是一堂思政课。

在*大学,这堂“立德树人”的思政课引导教育学生们践行了一句沉甸甸的诺言——“永远跟党走”!

20*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学考察时参加了*法学院*班团支部开展的“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听完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畅谈观看电影《*》的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扬光大。同时,总书记希望“大家矢志不渝,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一年后,*班团支部全体同学又以写信的方式向总书记汇报这一年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跟党走”的誓言。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委托工作人员,勉励*班团员青年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改变,从这堂思政课开始。然后,开枝散叶,从思政课扩展到每门学科,尤其是法学领域,“立足中国土地、中国国情、中国法治实践”的目标正由老中青三代团队达成。

改变,从这堂课开始,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同学们在一次次重大活动中、一次次支教支边中,诉说着自己对党的深情。

这堂课也伴随着每一个案例的实践。南海仲裁案、中美贸易摩擦、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等案例中,法大师生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推进中国法治国际传播。

一堂思政课,为什么不断拓展、不断生发,指引着一代法律青年的成长轨迹?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进*大学,走进师生中间,聆听这节不落幕的思政课,探寻课程背后青年人成长成材的密码。

1.思政课如何让学生“从知到行”?

*月*日下午,*大学*楼教室里坐满了求知若渴的同学,“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正式开讲,校长*作为主讲人为*多名本科生讲授本学期的第一课。

*从一棵“焦桐”讲起,再穿插故事和理论,深入浅出,有的同学放下手中记录的笔,眼睛牢牢盯着屏幕,舍不得错过一点点瞬间。

课后,*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思考题:“法律人跟党走意味着什么?”他说,把这行字写在黑板上的那个瞬间,他不禁回忆起*年前的那个思政课堂。*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为*大学师生上的生动的大思政课,让他们读懂了新时代青年奋勇担当的时代使命,坚定了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理想信念。

从这节课,到每门课,这个传承说明了什么?调研组认为,“信仰”,也许就是答案。

在*大学校园,调研组随机采访了一些同学。

*学院*级学生*刚刚修完《*》,感慨良多。他告诉调研组:“行大道,立天下。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国际局势持续复杂变化。我现在辅修了法学,未来我将积极努力投身国家涉外法治工作,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从知到行,这是讲好思政课的第一步。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大思政课”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考与探索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617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