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就业形态青年劳动者的群体特征
—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对职业培训、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需求较非青年群体低,但对交友婚恋、亲子活动、意外伤害处理与急救知识培训、健康咨询与饮食等生活方式指导的需求更高,这与其年龄段相应的需求结构差异直接相关。
——————————
新就业形态是指受互联网技术发展与产业组织方式变革驱动而出现的以平台化、去雇主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灵活就业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新就业形态青年劳动者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群体特征?如何对这一特殊就业人群进行群体画像?西南财经大学与成都市总工会在针对成都市130个社区开展的一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型专项调查中,对成都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的青年群体与非青年群体进行了比较,为把握这一群体特征提供了数据支持。
新就业形态青年劳动者呈现“五高”群体特征
一是党员比例相对更高。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中中共党员占比13.75%,约为2021年全国中共党员与总人口比重(6.8%)的2倍。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党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具有高等教育学历(大专及以上)的党员人数占青年群体党员人数的比重高达79.2%,高出非青年群体这一数据20.3个百分点。
二是文化程度相对更高。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占56.0%,比非青年群体的这一数据高30.4个百分点。
三是收入水平相对更高。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中的专职从业者月收入中位数为4704.49元,比非青年群体专职从业者高1151.39元。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中外卖配送员、快递员、货车司机3个职业月收入均超过5000元,非青年群体中月收入最高的职业类型(货车司机)为4738.69元。
四是职业流动性相对更高。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从事本职业工作时长不足3个月的比重为19.5%,高出非青年群体11.3个百分点;工作时长3-6个月的比重为14.8%,高出非青年群体5.3个百分点;工作时长半年至1年的比例高于非青年群体约4个百分点。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从事本职业1年以上的比重仅为51.1%,远低于非青年群体的71.6%。
新就业形态青年劳动者的满意度指标呈现“两低、两高”特征
一是职业归属感相对更低。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中有33.7%的从业者认为工作时间长、强度大,23.58%的表示缺乏职业发展前景和升职空间,22.66%的认为工作不受人尊重,分别比非青年群体高1.8、1.5、1.9个百分点。
二是生活满意度相对更低。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认为“时间灵活,自由度较高”和“按量计酬,多劳多得”是自己选择从事当前职业的主要因素,两者比重均高出非青年群体约15个百分点。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的焦虑情绪更加普遍,认为“生活压力大,比较焦虑”的占44.51%,高出非青年群体7.0个百分点。29.9%的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认为自己的生活圈子狭窄、缺乏交流空间,比非青年群体高7.1个百分点。
三是生活服务需求度相对更高。总体上看,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对职业培训、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需求较非青年群体低,但对交友婚恋、亲子活动、意外伤害处理与急救知识培训、健康咨询与饮食等生活方式指导的需求更高,这与其年龄段相应的需求结构差异直接相关。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的参保率相对较低,有25.8%的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尚未参加“五险一金”中的任何一项,高出非青年群体11.7个百分点。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购买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为57.4%、60.0%,分别低于非青年群体18.1、3.3个百分点。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参加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高出非青年群体2.4、4.3个百分点。
四是权利敏感度相对更高。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中有12.18%的认为缺乏维权渠道,11.46%的反映存在不能按时获取报酬和被克扣费用的情况,分别比非青年群体高3.1和3.9个百分点。
加强新就业形态青年劳动者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让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感受到“家”的温暖。应当持续加强新就业形态领域党建工作,开展服务日等活动,使其在参与党的组织活动中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在联系和服务青年群体中的作用,共同搭建服务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的“职工之家”。将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纳入“五四”青年奖章、“劳动模范”等评选体系,对新就业形态青年劳动者的成长、成才、奉献形成正向激励。
二是强化行业治理,让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感受到业有所盼。在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新业态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劳动者权益保障,帮助劳动者提升在劳动关系中的话语权,确保从业者能够真正享受到新就业形态发展的红利,为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通过自己的双手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针对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的共性诉求,树立系统观念、改革思维,促进法治保障、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协同。
三是强化话语建设,让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感受到社会尊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基层党组织要结合新就业形态青年劳动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和反映突出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在强化服务中提升思想引导效果。要发挥主流媒体和融媒体矩阵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头部作用,及时回应青年群体的共性诉求,提升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的参与感、认同感、责任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广泛宣传新就业形态青年劳动者独立自主、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勤劳奉献、诚实劳动等个性品质,营造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积极氛围。要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作用,加强线下青年社交空间与活动载体建设,帮助新就业形态青年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融入社会。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PPT:把握新就业形态青年劳动者的群体特征(含讲稿)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703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