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煤村庄搬迁工作调研报告
2023-07-06 525

压煤村庄搬迁工作调研报告

一、压煤村庄搬迁现状

1.压覆资源比例高。截止20236月底,公司16对矿井保有资源储量54.07亿吨,可采储量10.45亿吨,其中千米以浅有效可采储量4.71亿吨,压覆有效可采储量2.56亿吨,占比54.2%。地质储量大,可采储量少,压覆占比高已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2.采掘接续计划紧。公司成立后,通过一年的努力,缓解了采场接续紧张的局面,但部分煤矿搬迁压力仍较重,时间紧迫,其上覆双桥镇MJHX两村目前尚未取得搬迁计划批复;xx煤矿采区东翼工作面于202611月开采,上覆个村暂未取得搬迁计划批复,如不能按时搬迁则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接续。

3.搬迁集中投资大。2022年实施压煤村庄搬迁的7家单位,涉及34个村庄19671户、57381人、可解放有效可采储量1.52亿吨,总搬迁资金约93.75亿元,当年支出约31.96亿元。2023年正在实施搬迁的村庄将增加至43村,预计投39.9亿元,尤其X煤矿正在实施的搬迁村庄12个,2023年还需另启动X个村搬迁,搬迁任务集中,资金使用量大,企业负担重。

4.政策变化影响大。一是受千米深井和孤岛区域禁采等政策变化因素影响,部分矿井村庄搬迁已解放储量不能得到有效释放。X煤矿搬迁的集、XXX3村解放储量约X万吨,受千米以深政策影响暂不可采;X煤矿因前期条带开采,已搬迁的四村一校XX村解放储量约X万吨,受孤岛禁采和冲击地压政策影响目前无法开采,加重了企业负担,对矿井生产接续及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新的《X省压煤村庄搬迁管理办法》已出台,新办法要求先建安置房,后实施拆迁,原有的避险安置搬迁模式已不适应现在的新形势,且操作程序改为县报、市批、省备案,各地政府也需出台相应政策,地方政策很难做到统一,易相互攀比对X矿业各单位搬迁工作带来影响。由于村庄搬迁复杂性,由政府主导,项目立项、审批及建设周期长,保密极为困难,同时先建新房、后拆旧房增加了旧村拆除的难度,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

5.搬迁模式不统一。X矿业由原X二十大集团区域整合成立,之前大多数采用避险安置、先拆后建模式,该模式优点旧房提前拆除,便于搬迁上房,缺点需要支付避险安置费用,增加安置成本;X煤矿采用先建后拆模式,该模式的优点节省安置成本,但不利于旧房拆除。之前执行政策、程序、标准不尽一致,甚至同一集团相同区域单位之间的执行标准也不相同,由于信息有时不对称等方面原因,导致各类补偿费用不断攀升。

二、原因分析

1.政策把控不到位。由于千米深井、孤岛禁采等政策变化大,对政策超前分析研判不够,部分已搬迁完毕或正在搬迁的项目所解放资源无法开采,需调整生产接续计划,形成无效搬迁,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2.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单位对能源保护政策把控不力,地方违规建设屡禁不止;有的地企关系协调不顺畅,造成搬迁工作推不动或推进缓慢;有的未纳入一把手工程,分管领导又同时身兼多项工作,由于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多部门协同解决,而协同部门协同不力,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有的安排采场时缺乏统一规划,采场接续计划调整频繁,甚至个别单位实行以采促搬,久而久之造成搬迁被动滞后,个别村急需搬迁,但无上级批复的搬迁计划;有的单位对搬迁工作抓而不紧,造成手续办理或工期一拖再拖;区域整合前部分单位对压煤村庄搬迁重视程度不够,往往谈起来重要,但落实上有差距,对搬迁投资不够,造成搬迁周期过长。

3.搬迁资金投入不足。一是X矿业成立前各单位搬迁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多,多家单位受资源枯竭或政策影响造成经营困难,搬迁资金紧张;二是XX煤矿搬迁项目总体资金量大,且支付时间较为集中,造成搬迁资金支出紧张。

4.搬迁制约因素多。一是由于搬迁周期长、政策适时性差、适婚人员不断增多、人口增加、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原搬迁补偿协议约定的补偿金额不能完成搬迁工作,多个搬迁项目还需签订补充协议。二是权属矿井搬迁多为委托地方政府实施,企业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受疫情反弹影响及全国两会、全国峰会等国家大型活动期间维稳工作要求高,各级领导班子换届期间存在求稳思想,影响搬迁工作推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压煤村庄搬迁工作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292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