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才工作综述:聚英才之力领发展之先
奋进的XX,渴求人才;筑梦的XX,成就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XX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有关部署,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树牢“人才首位”理念,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不断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XX实践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截至目前,XX人才总数达228万人,其中累计引进聚集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逾百名,入选省级人才计划逾2200名、市级高层次人才突破2.1万名。人才发展指数稳居全省设区市“第一方阵”。
选择XX,成就彼此。一次次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背后,是XX市委、市政府广纳天下英才的胸襟,是不拘一格用才的气魄,是用心用情留才的温度,更是八方贤才汇聚世遗之城,以“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奋力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的生动实践。
精准定位全链发力
持续提升惠才政策“含金量”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决定着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XX的产业根基持续厚植、创新载体不断优化、产业基金加速崛起,拥有施展才华、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在年初的高层次人才新春座谈会上,市委主要领导掷地有声传递出XX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才强市的信心与决心!
以国际视野“抢滩布阵”,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
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XX既是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战场,也是谱写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人才篇”的主阵地之一,人才工作始终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举全市之力吸引汇聚八方英才。
站位全局、对标一流,XX着眼人口、人力、人才资源转化贯通,迭代升级“1+3+N”人才政策体系,特别是在全省率先推出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分7个层次认定市高层次人才,给予25个方面、47项惠才待遇,较好实现从“人才引进”到“成果转化、创业扶持、要素保障”的全链条激励,浇筑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的梦想港湾、事业港湾和生活港湾。
敢为人先、凸显特色,聚焦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三大比较优势”,XX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全面部署建设富有XX特色的人才荟萃之城。同时,融入全省人才战略布局,以先进制造业人才平台建设为主攻方向,推出“五个一百”措施,细化成17项具体任务,建立挂账销号、清单推进机制,项目化抓实人才引聚、创新转化、制度破冰。
靶向发力、全域协同,XX还推动人才政策与20多份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前置融通,把人才投入、人才引聚情况纳入涉企项目评审指标。尤其是结合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压实亩产人才、R&党投入强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占比的涉才要求,提高园区的人才“浓度”、科技“含新率”。坚持全市“一盘棋”,综合考虑11个县(市、区)和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台商投资区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差异化定位,因地制宜指导错位发展,打造“人才雁阵”格局。既要“顶天立地”,也要“实用为本”。
“人才政策多,服务很暖心!”“XX是一座爱才的城市,值得托付!”“留在XX工作,拼出一个未来!”这是今年5月9日,XX举办的一场“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活动中,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共同心声。
高校毕业生来泉、留泉的信心和决心,来源于XX重磅推出“涌泉”行动20条诚意十足的“干货”,把引才目标拓展到高校毕业生、技术技能人才;同时突出侨台优势、民营特色,关注海外人才、台湾人才引进和侨智回归,鼓励青年创业、激发企业主体,全方位打造青年人才向往地、青年发展友好城、创新创业首选地,形成天下英才竞相涌入XX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