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全会党课讲稿: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的百年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之一。这一问题关系到我们党能否永葆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关系到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这一问题的鲜明提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清醒与坚定。
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
一个政党,经过长期执政之后,往往容易形成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2018年1月,深刻指出,“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强调的“四个不容易”,表达了深深的忧患意识,体现了对我们所处时代环境和条件发生复杂变化的深刻洞察,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复杂严峻,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事关重大,必须高度重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因此,时常提醒全党同志要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2021年11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对党的历史上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曲折不能健忘失忆,对中外政治史上那些安于现状、死于安乐的深刻教训不能健忘失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反应迟钝,处理动作慢腾腾、软绵绵,最终人亡政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因此,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这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强烈忧患意识
古今中外,执政者因骄傲自满、精神懈怠而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2021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有的觉得现在已经可以好好喘口气、歇歇脚,做做安稳官、太平官了;有的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思进取、庸政懒政混日子;有的为个人打算多了,患得患失、不敢担当却贪图名利、享受;有的习惯当‘传声筒’‘中转站’,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告诫全党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要求全党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