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
2023-08-25 920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但受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城镇化深入发展、农民代际更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影响,大量农村人口下山入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耕地撂荒现象,甚至个别地方出现违规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实施造林绿化、发展林果产业、建设农田林网等问题,对粮食安全保障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带来严重影响。

一、原因分析

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不愿种”矛盾突出。尽管国家出台了耕地质量提升补助、农资综合补贴等系列补助政策,但补贴力度远低于“非粮作物”补贴,而随着种粮成本的不断增加,粮食种植与药材、苹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收入、务工收入及二三产收入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据调查,目前,小麦市场价格约为1.2元/斤,种植1亩小麦,按梯田山地500斤/亩产量计算,剥除种子、化肥、农药、收割等农资支出,亩收益约100元左右。而种植1亩独活,按照亩产干货350公斤、17元/公斤计算,扣除2000元成本,亩净收入约3950元,远高于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效益。同时,各级政府为保障一产指标增长和脱贫攻坚需要,一些基层政府引导群众成立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林果花卉种植、休闲观光农业等一些经济效益较高的“非粮化、非农化”农业产业项目,但由于监管不到位,一些农业经营主体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建设晾晒场、加工车间等农业设施,加之部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存在占优补劣和补充耕地数量不实的问题,使“非农化、非粮化”用地乱象丛生。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817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