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党校干部心得体会
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也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我们要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和继承者的责任。我们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铸造其魂魄,挖掘其价值,传承其精神。”因此,各级党校要坚守初心,就必须把优秀传统文化融人为党育才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其精髓与新时期高素质铁路人才的培养目标内在统一。用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铁路人才培养,不仅能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呼应新时代背景下铁路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提高铁路人才文化自信和铁路文化建设水平。
一、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铁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曾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和社会对铁路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铁路人才既注重专业能力,更强调专业精神,专业精神的锻造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铁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源头
铁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文化系统庞大而复杂,包括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如诚信、敬业、廉洁奉公等精神,对于铁路职工的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有着深刻的影响,帮助铁路职工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心态;“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理念,与铁路建设和运营中的安全、高效、绿色等要求相契合,为铁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应用,可以为铁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和文化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铁路职工的综合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铁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历史、文学、哲学等,可以帮助铁路职工增长见识、提高文化素养,如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规范、待人接物技巧以及“仁爱”“诚信”“忠诚”等品质,可以帮助铁路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从而提升整个铁路系统的形象和竞争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和为贵”“厚德载物”等核心价值观,不仅为铁路人才树立了道德榜样,还能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